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第56届理事会及中国伙伴日圆满召开

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第56届理事会及中国伙伴日圆满召开

来源:鲁网 2025-04-30 11:4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伴随着第56个世界地球日的到来,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Integrated Mountain Development,简称ICIMOD)第56届理事会及中国伙伴日于2025年4月23日至27日在昆明圆满召开。众多国际组织和政府高级别代表齐聚春城,包括ICIMOD成员国理事、独立理事、项目指导委员会成员(荷兰、奥地利、瑞士、瑞典等国的知名专家)、支持委员会成员(澳大利亚、挪威、瑞士、英国等国驻尼泊尔大使、欧盟驻尼泊尔大使、瑞士发展与合作署代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亚太区域办公室副主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副代表)以及ICIMOD管理层(总干事、副总干事等)。

ICIMOD始建于1983年,作为政府间国际组织,致力于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的山地可持续发展,成员国包括中国、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和缅甸。中国作为创始成员国之一,凭借山地大国的地理特征,长期投身于区域山地可持续发展事业,成果斐然。云南省,作为山地省份,肩负着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重任。而2025年,恰逢中国担任ICIMOD理事会轮值主席国,此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共同承办。

理事会期间,ICIMOD及其中国委员会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隆重举办 “中国合作伙伴日”。国际代表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环境科学院、西藏农牧科学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兰州大学、四川大学等机构的约120位代表齐聚一堂。活动期间,代表们参观了COP15生物多样性永久展馆,中外科学家就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变化、空气污染与农业绿色发展以及南南合作等重要议题展开了深入且富有成效的交流。

会后,ICIMOD理事会成员与国际代表深入考察了滇池流域的生态治理成果、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以及花卉种植基地,实地体验了元江-红河干热河谷热区农业产业的发展成就。4月27日,代表团一行前往昆明植物研究所红河山地未来种质资源创新中心,参观了基地内的生态文化光伏长廊与COP15青年科学探索营地。许建初研究员向代表团详细介绍了《山地未来行动计划》以及包容性生物经济产业链的构建进展情况。ICIMOD总干事白玛・嘉措(Pema Gyamtsho)博士与许建初博士共同为“山地未来与山地生态实验室伙伴计划”揭牌。最后,代表团沿着基地菩提树大道种下了象征喜马拉雅团结友谊的菩提林,这一举措充分表达了成员国之间期望通过科技合作,携手共筑美丽山地与美好生活愿景的热切愿望。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