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湖论坛暨健康中国50人论坛2025年会举办 呼吁构建食品安全社会治理体系

通天湖论坛暨健康中国50人论坛2025年会举办 呼吁构建食品安全社会治理体系

来源:鲁网 2025-04-30 11:4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以“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为主题的2025通天湖论坛暨健康中国50人论坛2025年会,4月25-27日河北保定通天湖举行。本次年会汇聚各界权威专家学者、行业精英,就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产业科技创新、营养健康与功能食品、食品安全与社会心理学等关键领域热点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发布了《推进全社会食品安全与健康的倡议书》。

健康中国50人论坛名誉主席,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时强调:“食品健康与安全紧密关联着人民的福祉和国家的经济发展。食品安全是保障人民生活的底线,而让民众吃得健康、吃出健康,更是我们不懈努力的方向与目标。”

张梅颖指出,要强化监管力度,严厉惩处各类违规行为,尤其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添加剂滥用等突出问题,必须保持高压态势,对危害食品安全的事件零容忍,全力构建“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安全保障体系。

“应推动食品健康、安全与农业转型深度融合。通过政府的引导作用,借助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力量,引领小农户实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和品牌化营销,同时,国家要加大有机认证补贴力度,积极推广绿色食品标准。”张梅颖说。

健康中国50人论坛主任、原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在为年会致词时中表示,希望与会专家学者重点从唤起全社会对食品安全与健康的广泛关注,呼吁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深化科技赋能并加速构建契合未来食品产业发展的安全标准体系,推动社会共治格局的形成等三方面凝聚智慧。“促使企业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公众积极参与监督、政府依法依规严格监管,实现三方同频共振。尤其要重点关注‘一老一小’以及农村低收入群体等特殊人群的营养健康需求,确保发展成果能够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张文康说。

健康中国50人论坛执行主任陈剑主持年会开幕式。期间还举办了年会还分别举办了以“长寿科学”为主题的前沿论坛。健康中国50人论坛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田雪原以“构建覆盖全过程的食品安全体系”为题发表演讲。他指出,随着科技进步,食品安全领域新问题不断涌现,且涉及食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如添加剂滥用、国际贸易中的食品安全等问题。“构建全过程食品安全体系,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以法治化建设为核心,充分发挥AI技术的引领作用,运用先进技术保障食品安全。”田雪原说。

健康中国50人论坛组委会副主任、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张世平的演讲主题是“维护食品安全,推进营养健康”。她建议,应从完善立法和标准体系、强化企业自律与个人责任意识、开发优质食药产品、健全市场监督机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以及加强社会宣传教育等多方面入手,全方位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本次年会正式发起成立的“通天湖论坛”是由健康中国50人论坛组委会与通天湖长寿医学中心共同打造的一个高端学术品牌。论坛聚焦健康中国战略推进、产业创新发展路径、生命科学前沿科技突破等社会高度关注的核心议题,同时紧密围绕医疗保障、康养服务等民生热点问题,通过系统性研究与多维度分析,致力于产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高质量成果,为政府科学决策、行业发展规划以及社会资源配置提供专业、详实的参考依据与智力支持。

本次年会以通天湖论坛名义,发布了《推进全社会食品安全与健康的倡议书》,提出了提升全社会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强化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构建覆盖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社会治理体系;强化自律,落实企业维护食品安全的主体责任;发挥社会组织监督、教育、倡导和法律遵守作用;加强媒体的舆论监督;提升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功能和作用;重要的是行动,关键在落实等十条倡议。

据悉,本次年会由健康中国50人论坛、通天湖长寿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通天湖长寿医学中心、县布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牵头承办。中国抗衰老促进会长寿工程分会、中国民族卫生协会抗衰老专委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新时代活力长者工作委员会、北京改革和发展研究会、河北省改革战略发展研究会等众多机构提供协办支持。(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附件:

通天湖论坛推进全社会食品安全与健康倡议书

我国食品安全总体稳中向好,但还面临严峻挑战。为凝聚社会合力,共筑食品安全防线,我们倡议:

一、提升全社会对食品安全的认识

食品安全事关每个人的一日三餐,是最基本、最普惠的民生诉求,关乎民生福祉与社会的和谐稳定。提升全社会对食品安全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在全社会广泛普及食品安全常识,高度重视维护食品安全。

二、强化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

对各级政府来说,能否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政府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各级政府应当强化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重要内容;把食品安全纳入干部业绩考核重要内容,全面落实党政同责。

三、构建覆盖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社会治理体系

完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围绕精准有效、公平公正、文明有序的监管目标,不断强化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全面解决食品供应、监管、产业扶持和质量提升等问题,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四、强化自律,落实企业维护食品安全的主体责任

筑牢食品安全防线,企业是重中之重。食品生产和经营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从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到销售的全过程符合安全标准。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食品安全进行全程控制;通过完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用实际行动赢回消费者信赖。只有用近乎苛刻的标准重构食品安全的底线,才能够倒逼整个行业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五、发挥社会组织监督、教育、倡导和法律遵守作用

各类社会组织应积极参与对食品安全的监督,承担起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和教育责任,共同参与食品安全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推动食品行业加强自律;积极倡导和推动食品安全法律的完善和执行,为构建安全、健康的食品环境贡献力量。

六、加强媒体的舆论监督

各类媒体,包括各类自媒体,都应积极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安全标准和知识的公益宣传,并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及时曝光不合格食品和生产企业。

七、提升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

对广大消费者来说,了解食品安全的基本常识是保障个人健康的重要环节。消费者应了解各类食品的营养成分、保质期、储存条件以及常见的食品安全隐患等,了解哪些食品容易滋生细菌,哪些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可能添加有害添加剂,以及如何解读食品包装上的信息。消费者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品,正确储存和加工食品,有效减少食品污染的风险。在发现食品安全问题时,消费者应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维护自身权益。

八、志愿者队伍建设

让更多群众踊跃加入维护食品安全志愿者队伍,让每一份关注都成为守护食品安全的力量。志愿者队伍建设,重在承担科普宣传、咨询解答、社会监督、服务民生等便民服务,广泛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引导等志愿服务活动,进而有力提升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知识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九、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功能和作用

食品安全不仅关乎生产环节的严格管控,更依赖于整条供应链的全方位保障。以科技创新引领食品产业创新,构建透明、高效、可追溯的监管体系。提倡运用AI技术进行检测验证,广泛使用二维码扫码方法、AI追踪方法等追根溯源,明确安全责任,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十、重要的是行动

食品安全,是所有人共同守护的生命防线。重要的是行动,关键在落实。必须用专业与严谨筑牢监管防线,用责任与良知守住生产底线。关注食品安全,就是关爱生命。需要从我做起,以行动践行,从此时此刻,从生活点滴,凝聚起守护生命的磅礴力量!

2025年4月26日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