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矛盾只是第一步,我们更希望企业在联东U谷安心扎根、舒心发展。”近日,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人民法院依托综治中心,成功调处涉18家企业物业纠纷系列案件,50万余元物业费悉数打进物业公司的账户,为优化营商环境再添一抹重彩。
半个月前,因多家企业业主欠缴物业管理费用、公摊电费等费用,联东U谷某东物业公司在多次催讨无果后,决定向龙文法院提起诉讼。
作为龙文区蓝田开发区打造都市型产业社区的“前沿”,联东U谷更是展现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窗口。承办法官收到案件后,迅速对案情进行实地了解。
“我们不是恶意拒交物业费,是他们管理手段太过霸道,凭什么不交物业费就得停电?”说到此事,企业代表气不打一处来。“这事说来冤枉,我们物业根本无权左右水电,停电是恰巧遇到电路检修,这要我怎么证明?”物业公司代表百口莫辩。
考虑到双方矛盾根源在于沟通不畅与服务认知差异,龙文法院依托龙文区综治中心,邀请来自司法所、供电公司、物业协会、房产服务中心等单位的调解员,针对该系列案件组织先行调解。
“物业是无权停电的,业主说的停电,确实是我们这边维修电路暂时关闭,当时还有发布相关通知。”调解现场,供电公司人员说道。“既然是误会,那大家还是应该按规定缴交物业费等相关费用。今后,物业公司也要做好服务,避免再产生类似误会。”物业协会代表建议道。
“根据法律规定,物业公司擅自停电属于违法行为。当然,有的企业确实一次性缴费有困难,这种情况还可以继续商量。”承办法官在释法析理的同时,积极引导双方互谅互让,磋商解决方案。
最终,涉案企业纷纷与某东物业达成调解协议,一次性将所欠物业款项缴交完毕,针对部分经济周转困难的企业,承办法官采取放水养鱼的策略,促成企业分期分批偿还所欠款项。
自今年2月以来,龙文法院审判诉服团队入驻综治中心,积极探索“1+N+X”调解模式,即“1”是区综治中心,“N”是指导多支行业性、专业性队伍开展调解工作,“X”是与各入驻部门协同配合,形成以综治中心为主要阵地,法院指导调解为主要抓手,构建多元解纷“大模型”。截至目前,龙文法院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50余件,切实将“抓前端、治未病”落到实处。
“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在综治中心,龙文法院将立案庭关口“前置”,整合诉讼服务中心、区调解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资源,为涉案企业提供更便捷、更专业的“破冰”途径;从“三区N室”的功能优化,到统一标识标牌的规范管理,这里正成为企业解忧的“终点站”。
在打造调解“多模型”的框架下,龙文法院实行“行业+专业”调解模式,为金融、物业、家事、劳资等领域设置专业调解工作室;绘制“登记受理、先行调解、分类流转、案结事了”的化解“路线图”,以法官团队为基石,形成“调解员+法官+”因需调解模式,畅通“调解+司法确认”渠道,推进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针对重大疑难复杂矛盾纠纷,建立“政法委牵头+法院主导推进+部门协调联动”的协调机制,统筹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力量,让矛盾化解既有速度更有温度。
以拧紧责任“一股绳”为切入点,龙文法院积极成立工作专班,依托“平安漳州e家”“12345”、警务通等平台汇聚各类涉稳信息,研判后下发风险提示函,推动风险闭环管理。该法院通过法官指导调解及主导培训,凝聚警官、律师和专业调解力量,动员有经验的退休村居主干、政法干警,吸引法学会会员、金融机构风控员等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壮大综治中心的调解力量。
不仅如此,龙文法院主动延伸司法职能,走进产业社区“面对面”交流,针对合同风险、劳资纠纷等突出问题提出法律建议;携手行业协会在综治中心定期开展系列座谈会,倾听企业及职工的心声,全方位提升其风险防范意识。
前不久,联东U谷某东物业公司负责人带着锦旗走进龙文区综治中心,向入驻综治中心的法官送上一面写着“用心用情解企优尽职调解化纠纷”的锦旗。
“这面锦旗不仅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法院+综治’联动机制的认可。”接过锦旗的法官感慨道。龙文法院将以这份认可为动力,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景城一体、产城融合的现代化都市强区建设注入更强劲的司法动能。(龙文法院、陈俊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