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的壮阔图景中,色彩是时代的注脚。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以“党员志愿红”“金叶黄”“清廉绿”为三原色,通过党建引领、产业振兴与廉政建设深度融合,在湘南红壤上谱写出产业升级、生态保护和民生福祉的激昂交响乐章。这场以“三色赋能”为引擎的创新实践,不仅为传统烟草产业注入新动能,更在乡村振兴的蓝图上勾勒出可持续发展的清晰脉络。
(党员服务队义务帮扶烟农移栽)
红韵领航:党建链与产业链的共生蝶变
在天塘镇龙塘村的烟田中,20余名身穿红马甲的党员志愿者正弯腰劳作,他们手持烟苗、挥洒汗水,与烟农协力完成移栽工作。这不过是宜章县局(分公司)“金叶先锋”党员志愿服务队日常的一个剪影。
党建引领是乡村振兴的“定盘星”。宜章县局(分公司)打破传统“就党建抓党建”的局限,以“党员志愿红”为纽带,精心构建“组织链+产业链”双链融合新模式。通过“党支部+合作社+烟农”的三级网格化管理,党员先锋队化身“技术辅导员”“政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将红色服务触角延伸至烟叶生产的每一个“毛细血管”。
在烟叶移栽季,党员服务队带领群众开展“百人移栽大会战”;在烘烤关键期,党员驻点各烤房群,指导烟农应用生物质新能源烤房进行烘烤,不仅有效降低了碳排放,烟叶品质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在党建引领下的组织动员中,原本松散的烟农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合力,通过烟农自发组建的帮扶小组,统一协调机械、劳动力、田块等资源,使烟叶生产更高效、科学。
此外,宜章县局(分公司)还创新性推出“红色积分制”,将党员服务时长、技术指导成效、群众满意度转化为量化积分,进一步激活了党员的内生动力,催生出“党员示范田”“党员对接户”等一系列党员先锋品牌,形成“一名党员带动一片烟田、一个品牌辐射一个乡镇”的链式反应。党建“软实力”真正转化为产业“硬支撑”。
(无人机施药防病)
金叶鎏光:科技重塑现代农业新范式
烟叶生产作为全县农业支柱产业,在科技创新驱动下焕发新生。宜章县局(分公司)以“金叶黄”为底色,凭借科技创新破解传统烟叶生产瓶颈,构建“机械化+智能化+绿色化”三位一体的现代烟草农业体系,实现烟叶品质与效益双提升。
针对湘南丘陵地形限制,通过烟农反馈、厂家改进、实地演练等系列流程,不断更新机械设备的技术标准。当下,精准清沟培土机、高效起垄施肥机、自动移栽机等众多机械设备,能更好地适应旱地、水田、梯田等多样化的烟田环境,满足烟农的实际使用需求。大量机械的推广应用,让烟农户均用工减少10-12名,不仅大大降低了田间劳动强度和用工成本,更极大提升了烟叶生产效率和关键技术落实率。同时,积极推行“烟稻轮作”的科学种植方式,为基本烟田增添肥力,轮作稻田亩均增收650元;废弃烟秆摇身一变,成为生物质烤房的优质燃料,形成“生产—资源—再生”闭环,生物质烤房每烤烘烤成本降低320元。
从曾经的“人力依赖”到如今的“科技赋能”,宜章县局(分公司)通过机械化提升效率、智能化精准管控、绿色化循环发展,让传统烟叶产业重焕新动能。湘南小城这片红土地,正以科技创新的坚实根基,为乡村振兴筑牢基础,为现代农业转型奉献出可复制的 “宜章样本”。
(清廉文化长廊)
绿色屏障:清廉生态孕育发展新动能
廉洁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宜章县局(分公司)以“清廉绿”为治理基石,将廉洁文化全方位融入基层治理全链条中,通过制度创新、监督强化与生态赋能,构建起“清”“绿”双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既筑牢廉政防线,又激活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在烟叶生产、收购等环节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机制,随机选定收购线、轮岗评级员,收购价格实时公示,从源头切断“人情烟”“关系烟”滋生空间。同时,借助廉洁文化墙、清廉微课堂、家风故事会等载体,将廉洁教育渗透至日常工作中,让清正之风浸润站点每个角落。构建“站点-班组-烟农”三级监督体系,设置廉洁监督员定期交叉检查风险点;在服务窗口嵌入“清廉二维码”,烟农可实时反馈问题,并定期召开“廉情恳谈会”,邀请烟农代表、村干部共同评议,形成内外联动的监督闭环。数字化透明管理与网格化监督双管齐下,确保权力运行始终沐浴在阳光下。
以清廉文化为纽带,打通制度约束、监督保障与生态发展的内在脉络,构建廉洁治理的长效机制,激活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通过这片“清廉绿”屏障持续释放治理效能,为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宜章县局(分公司)持续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推动烟叶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科技化迈进。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志愿红”点燃振兴梦想,“金叶黄”"铺就致富道路,“清廉绿”守护发展根基,共同绘就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欧阳章)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