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启幕雁栖湖 光影新质绘就影都蓝图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启幕雁栖湖 光影新质绘就影都蓝图

来源:鲁网 2025-04-28 14:3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光影为媒,文明互鉴。4月18日,怀柔雁栖湖畔星河垂幕,全球影坛目光聚焦于此。由国家电影局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在粼粼碧波映衬的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这场全球瞩目的光影盛会,恰逢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中国电影双甲子华诞,更见证着北影节十五载春华秋实。十五年来,北影节始终以银幕为桥,沟通山海之远,串联着东方美学与世界表达的经纬,在人类银幕文明的长河里激荡出跨时空的回响。

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主宾国为瑞士,瑞士驻华大使白瑞谊应邀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评委会阵容在开幕式上隆重亮相。由中国导演姜文担任主席,携手华人导演陈冲、英国导演大卫·叶茨、中国演员倪妮、芬兰导演泰穆·尼基、瑞士导演文森特·佩雷斯、中国香港艺术指导叶锦添,共同开启这一场跨越文化、光影共振的电影艺术之旅。

本届电影节主体活动精彩纷呈,品牌单元不断跃升。

“北京展映”单元遴选近300部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影片,在京津冀地区的33家核心商业影院、艺术影院及剧院放映约900场次,将世界影像的多元声音注入春日京城。

论坛系列首次升级厂牌名“BJIFF核心论坛”,四场主题论坛与五场专题论坛环环相扣,姜文、贾樟柯、伊莎贝尔·于佩尔三位影人首度亮相大师班,更添电影美术、摄影、表演三大公开课,让学术与创作并行,思想与实践共鸣。

4月25日,作为核心论坛的第五届中国影都发展论坛在北京电影学院怀柔校区黑匣子剧场隆重举行。自2021年创办以来,中国影都发展论坛始终立足怀柔科学城“1+3”融合发展格局,推动影视产业与科技创新、文旅消费、城市建设的深度融合,成为具有“国际风范、北京韵味、怀柔特色”的行业高端平台,为全国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影都方案”“怀柔举措”。

本届论坛以“光影新质 北京故事”为主题,邀请影视行业领军企业高管、知名影人导演、专家学者及媒体人士,共话新质生产力赋能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探讨影视文化与北京故事的深度融合。论坛现场举行了怀柔区重点项目签约和中国影都文娱产业园入驻重点项目签约仪式,怀柔区相关部门分别与晋江文学城、北京动漫游戏产业协会、《文化中国》新视听出海基金和《文化中国》剧场平台、北京木头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现场签约。同时,怀柔区正式发布了《促进文化及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具体方向包括:大力扶持影视精品创作,最高给予200万元奖励;大力支持影视新技术创新,最高给予200万元奖励;大力支持文化空间改造,最高给予主要投资方300万元奖励;大力支持文化消费新场景打造,举办各类文体赛事、活动,最高给予主要投资方100万元奖励等等。这一系列“组合拳”,将助推怀柔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此外,现场还发布了《中国影都新视听产业创作优享计划》,整合全区影视摄制服务资源,对微短剧、短视频、广告、网络直播等项目在怀拍摄给予最低市场价5折的优惠。

“北京市场”以“展示·推介·交易·交流”为主题,汇聚项目创投、行业对话与市场放映,创新推出“青创YOUNG力场”,并升级电影文创集市、露天放映及影视招聘专场,让产业活力与观众热情在此交织。

“电影嘉年华”联动怀柔全域特色场地,以创意影像活动和“怀柔礼物、影都心意”系列精品,营造沉浸式文旅新体验,邀请市民“来影都过周末”,共赴一场艺术与生活交融的盛宴。

第32届大学生电影节则通过启动仪式、“青春之夜”闭幕式、优秀国产影片征选、大学生原创影片大赛、青年剧本与创意大赛、原创短视频大赛、影片展映、主创见面会及学术论坛等环节,为中国电影的持续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电影+”打造的一系列特色活动让电影真正走进城市肌理、浸润大众日常,也不断拓宽北京这座城市的文化维度与国际表达。

4月26日晚,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落下帷幕。在闭幕式上,“天坛奖”十大奖项揭晓。随着“天坛奖”各大奖项的尘埃落定,这场为期九天的光影盛宴在春日暖阳中画上了圆满的句点。

共话光影新质、共享北京故事、共绘影都蓝图。未来,怀柔区将充分发挥中国影都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做强“影都出品”,做优“影都服务”,擦亮“来影都过周末”的金名片,为建设人才荟萃、创作活跃、市场繁荣的国际影视高地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