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航天精神,传播航天知识 - 英雄航天员聂海胜走进航天二院

传递航天精神,传播航天知识 - 英雄航天员聂海胜走进航天二院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28 15:2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4月28日电(记者 赵磊)在第十个中国航天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胜利飞天之际,中国航天科工二院邀请英雄航天员聂海胜,为职工和职工子女带来一场航天精神传承课。聂海胜以三次问鼎苍穹的传奇经历与深厚的爱国情怀,讲述了一个个藏在飞天征程中的动人故事。二院院长宋晓明,副院长、工会主席崔春满及600余名观众参加了活动。

崔春满代表二院致辞。他表示,中国航天辉煌成就的背后,是无数航天人"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坚守,更是千万个家庭"你逐梦九天,我守护人间"的奉献。当下,二院承担的研制任务之紧迫前所未有、之饱满前所未有、之关键前所未有。希望每个家庭将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家庭梦融入航天梦之中,共同涵养良好家风,共同培育下一代的奋斗之志、家国之情。

聂海胜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做新时代中国航天事业的奋斗者攀登者》为题,带大家回顾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历程和高燃瞬间,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二十号,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无人试验到长期驻留,中国载人航天不断攻坚克难,创造"飞天"奇迹。

聂海胜结合自己20多年的航天员生涯,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分享了"神舟六号·踏雪出征首圆梦""神舟十号·太空授课播火种""神舟十二号·天宫建站启新程"3次波澜壮阔的飞天历程。聂海胜动情地说:"我们都站在巨人肩膀上,只有不忘来时路,才能走好未来的路。"

在讲座中,聂海胜还向大家介绍了航天员的训练日常,入选航天员,并不意味着拿到了太空"入场券"。超重耐力训练、野外生存训练、水下训练......每一次挑战极限、突破自我都深刻诠释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精彩故事,一句句朴素却有力量的语言,深深触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弦。

在课程的最后,聂海胜还分享了自己在太空中的见闻和摄影作品,让职工和孩子们体验了宇航员的视角。当太空中曙光渐渐出现,现场发出了长久的惊叹。"在太空,一天可以看16次日出。"孩子们在欢笑中思考着宇宙的奥秘。

互动环节中,孩子们的提问天马行空:在太空中可以看到我们的学校和爸爸妈妈工作的场所吗?航天员的氧气从哪里来?聂海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真诚、细致地回答了孩子们的问题,并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长大后加入建设航天强国的队伍。

从震撼人心的太空奇遇分享,到萌趣童真的互动问答,再到薪火相传的精神传递,这场活动将航天梦想的种子深深播撒在每个人心中。正如聂海胜在谈起太空授课时说道:"这次课堂给孩子内心种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这颗种子一旦发芽、开花、结果,就非常了不起。"

开课前,航天之星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带来演出《从地球到星河》,向航天英雄送去最清澈的祝福,表达最诚挚的敬意。

课程结束后,小朋友在家长的带领下走进"春日航天畅游集市",在游戏中探索导弹设计、运输、发射、命中的各个过程,既学习了导弹的知识,也体验了竞技的乐趣。通过重重关卡,收集航天纪念章,获得航天文创冰棍,再将满载航天精神的卡片埋入花盆,航天精神的种子就这样在每一个航天职工家庭生根发芽。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