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满征途:2025中国上海花园节启幕,看上花集团如何“香满世界”

繁花满征途:2025中国上海花园节启幕,看上花集团如何“香满世界”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27 17:0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5年4月25日,以“城市与自然的共生”为主题的2025中国上海花园节在上花集团旗下的四季花港盛大启幕。40座先锋设计师花园、24个花植橱窗作品、16家新优花卉展商齐聚千亩花海,为市民呈现了一

场融合科技、艺术与自然的园艺盛宴。

这场为期一个月的“绿色狂欢”,不仅成为长三角文旅新地标,更展现了上海花卉园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花集团”)作为行业领军者的硬实力。

产业布局:从“世博供应商”到“种源掌控者”

“有自己的品种,企业才有竞争力。”这是上花集团坚持的理念。2010年,上花集团作为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指定花卉供应单位崭露头角;2019年,集团扛起第十届中国花博会核心运营重任,以137万平方米景观布展和3000万盆花卉惊艳全国。

上花集团通过“引进+自研”双轨模式,攻克花卉种源“卡脖子”难题。据介绍,在种源突围中,上花集团积极与国际顶级育种公司合作,并购了全球第二大凤梨种苗商,如今掌控全球90%的凤梨种源市场,年生产种苗7000万株;在科技赋能方面,上花集团建成33万平方米智能温室,通过AI摄像分级系统将红掌正品率提升至95%,生产成本降低20%,营收突破12亿元;在自主研发方面,2017年以来,上花集团陆续培育了24个花卉新品种,获20余项专利,香石竹“元红”、朱顶红“月光女神”等品种成为市场爆款。

“先有鲜花港,再有上花集团。”上花集团将720亩的上海鲜花港从单一郁金香展升级为“四季花开”的文旅综合体,2024年游客量同比翻番,达6万人次。

全链领跑:从“向美而行的零散芬芳”到“花卉服务的底板”

在全产业链布局层面,上花集团的7大生产基地覆盖上海、云南、陕西等地,形成年产种苗1.5亿株、盆花220万盆的产能,占上海花卉交易量三分之一;在文旅融合创新层面,上花集团2024年牵头举办首届中国花卉文旅产业论坛,推动“园艺+商业+旅游”模式。此次花园节更引入动漫周、奇异植物展等年轻化活动,联动抖音KOL触达3000万受众;在民生情怀层面,在静安区市民服务中心打造“追梦园”公益花展,上花集团坚持,“我们要做上海市民花卉服务的’底板’,像光明集团保障食品一样保障美好生活。”

三维筑光:从“城市生活新生态”到“国企的繁花征途”

在花园节开幕式上,上花集团领导站在由百年紫藤和数万元杜鹃装点的“共生花园”前,再次强调愿景:“立足临港,花开中国,香满世界。”上花集团的“光”来自三个维度。一是科技之光:2024年改造20万平方米老基地,建设红掌、百合智慧园区,推动“AI+花卉”深度融合;二是品牌之光:通过花园节等IP强化“上花集团”品牌,联合保尔园艺等国际企业树立行业标杆;三是文化之光:以“干净、担当、忠诚、温暖”为企业文化,培养200余名技术骨干,劳模创新工作室成为人才孵化器。

当游客在四季花港的“动漫花园”打卡,或于“限时抢购周”带走一盆上花自育的朱顶红时,或许不会想到,这些体验背后是一家国企多年的“繁花征途”。从世博会到花博会,从种苗研发到文旅融合,作为上海光明集团的旗下企业,上花集团用“恒心”书写了一部国企转型的鲜活样本。正如本届花园节的口号“在水泥森林里,做自己的园丁”——上花集团全体员工正在以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奋斗,让这座城市的每个人都能听见花开的声音。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