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擎朗智能率先落地具身智能商业化

IDC:擎朗智能率先落地具身智能商业化

来源:鲁网 2025-04-27 13:0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期,全球领先的IT市场研究和咨询机构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发布《擎朗智能:具身服务机器人实践者》报告。报告显示,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正在迅猛发展,商用服务机器人有望成为具身智能技术最先落地的机器人载体;而擎朗智能作为全球知名机器人企业,基于海量真实场景数据积淀推出XMAN-R1,定义全球首款人形具身服务机器人,将率先落地具身智能商业化。

援引IDC:具身服务机器人是指具备物理实体形态,能够通过感知、认知、决策、执行、学习等综合能力,与环境进行物理交互,在真实物理环境中自主或半自主地为人类提供服务的智能机器人系统。

01从单一任务到具身智能的三次跨越

作为商用服务机器人领域的先行者,擎朗智能历经十余年发展,完成了从功能单一到多场景适配的技术跃迁。

IDC提到,在行业1.0时代,服务机器人主要执行单一任务;进入2.0时代后,擎朗智能通过提升环境感知与交互能力,推动产品向多场景渗透。如今迈入3.0阶段,擎朗智能正聚焦推动服务机器人的具身智能化,即具身服务机器人,向更高智能化、自主化方向发展,以满足日益丰富、多样化和高标准的市场需求。

2024年推出的全球首款双臂具身服务机器人XMAN-W3攻克了海外梯控难题,而今年发布的人形机器人XMAN-R1则实现“配餐-送餐-收餐”等长程任务规划,标志着擎朗智能已构建覆盖配送、清洁等多形态具身服务机器人矩阵。

02 技术沉淀与商业落地的双重优势

IDC分析,作为全球服务机器人普及的先行者,擎朗智能已成功推动第一代商用服务机器人的全球化应用,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经验,并建立了成熟的产业链布局。

如今从技术方面,擎朗智能以机器人搭载机械臂的架构,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创新来提升机器人在复杂服务环境中的适应性和功能性,拥有基于多模态感知技术的视觉环境理解导航规划算法,基于大模型技术驱动的双机械臂+灵巧手操作规划算法,具身服务机器人仿真训练、实验平台,以及嵌入式端侧设备的模型优化部署等四大核心技术,打造具备商业化落地前景的具身服务机器人。

从商业化层面,IDC报告提到,依托长期积累的海量真实服务场景数据,擎朗自主构建具身多模态模型,进一步提升机器人对动态环境的理解和适应能力。同时,凭借深厚的软硬件工程化与产品化能力,擎朗加速具身智能技术的落地,实现从技术研发到商用普及的高效转化;XMAN 系列将率先在餐饮、酒店等服务行业落地应用,例如在餐厅、酒店场景提供“配餐-送餐-收餐”、“迎宾-配送行李”等服务,标志着具身服务机器人在服务业的首次落地应用。

可以看出,擎朗智能已兼备具身智能落地的技术领先性和商业化能力。

03 迈向全域智能的具身服务机器人时代

IDC报告指出,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多模态感知和自主学习技术的不断突破,具身服务机器人将在未来3.0时代全面提升智能化水平,拓展更广泛的应用场景,提高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

作为具身服务机器人行业领军者,擎朗智能正通过产品搭建、技术创新与生态协同加速布局。产品层面,打造覆盖多场景的多形态具身服务机器人矩阵,满足各类场景需求;在技术层面,持续突破精细操作、多机协作、全场景通用等关键能力;在生态层面,链接落地场景上下游,构建智能化服务网络。

目前,擎朗机器人已覆盖全球600多个城市,累计出货超10万台,其落地的酒店、餐饮、医院等标杆案例不仅验证了具身机器人的场景适配潜力,更指向一个全域智能的无限未来。

正如IDC提到,2030年全球具身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接近93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86.2%,餐饮、酒店、医疗等场景的潜力尤为突出。擎朗智能将发挥自身丰富的技术、场景、市场化经验,为全球服务业带来更高效、智能、人性化的具身服务机器人解决方案。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