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工2025密云马拉松新闻发布会圆满举行 赛事将于5月25日鸣枪开跑

北京建工2025密云马拉松新闻发布会圆满举行 赛事将于5月25日鸣枪开跑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25 16:5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4月25日,北京建工2025密云马拉松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市密云区穆家峪华彬机场举行。密云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宋语健、北京市体育局群体处副处长孙晓娜、北京建工集团副总经理米曦亮、华彬集团执行总裁郑刚、密云区体育局局长晁怀新、密云区文旅局局长郑艳华、密云区农业农村局副书记肖振坤、密云区体育局副局长王玉春、密云区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姜永德、中国探险协会百马跑者分会会长、优客工场创始人、共享际创始人毛大庆、华彬密云机场总经理孙健、北京中锐体育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晓磊等领导出席了本次发布会。发布会上,组委会介绍了今年的赛事亮点,并发布了完赛奖牌、参赛服装、赛事路线等诸多赛事信息。

作为国内首个以生态为主题的马拉松赛事,密云马拉松凭借专业组织、优质服务和“体育+生态”的创新理念得到了世界田联、中国田协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是北京唯一一个覆盖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和欢乐跑三个组别的精英标牌赛事。

品质升级:国际化赛道,激励突破

赛事以“世界标准、中国气韵、密云特色”为定位,设置马拉松、半程马拉松、欢乐跑三大组别,吸引全球18个国家和国内31个省市自治区超4.5万名跑者争相报名,报名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该赛事荣登世界田联精英标牌赛事行列后,今年奖金体系全面接轨国际顶级赛事,实现新突破,冠军奖金达15,000美元,并设立“创纪录专项奖”,以硬核激励点燃竞技激情,打造“全球最美生态赛道”,让奔跑成为人与自然对话的桥梁。

百团大战:多元聚力,展密云时代风采

赛事结合密云区功能定位和重点工作,集结103个主题鲜明的特色跑团,涵盖生态守护、生命健康、教育创新、体育竞技、科技赋能、文化传承六大领域,有具有密云特色的生命健康跑团、蜂盛蜜匀跑团等,还有今麦郎、陆辰药业等密云重点企业跑团,有清华大学、人民大学等学校组成的高校跑团、还有北京建工、华彬集团组成的密云友好企业跑团,以及我们邀请京津冀地区组成了30余支生态联盟跑团。全方位展现密云在推进生态、生命、生活“三生”融合发展上取得的丰硕成果。其中,生态保水跑团和水库好儿女跑团用坚定伐诠释密云人民牢记总书记重要嘱托,接续奋斗守护密云水库的决心;阳光少年跑团汇聚全区优秀师生代表,以奔跑传递“体教融合”的育人理念;体育产业跑团联动冰雪小镇、通航基地等新兴项目团队,展现密云“体育+”产业的蓬勃活力;乡村振兴、冰雪小镇、蜂盛蜜匀等特色跑团,更以创意服装、定制口号和互动装置等方式,将赛道化为动态展台,生动演绎密云高质量发展的多元图景,全面体现全民健身,全民健康与社会和谐。

温度服务:以跑者为中心,致敬热爱

赛事组委会以“跑者至上”理念推出多项暖心举措,不仅为70岁以上“银发跑者”配备专属陪跑员,将提升赛事体验和保障赛事安全完美融合,还为连续五年参赛的“五星跑者”提供永久参赛号、直通资格及专属领物通道,致敬坚持与热爱。同时,家庭跑者可通过参与“密马嘉年华”,享受旅游优惠,畅游山水、品味美食,解锁“体育+文旅”新体验。

创新赋能:奔跑助力绿色未来

赛事发起“碳中和里程兑换计划”,跑者每完成1公里即可积累积分,兑换植树造林项目,让脚步化为生态保护的坚实力量。同时,赛事联动特色文旅和特色农业等资源,推出 “跟着赛事去旅行”文旅游览线路,结合赛事热点与地域文化特色,设计沉浸式、主题化的旅游产品。

升级嘉年华:筑生态地标,燃夜经济引擎

赛事重磅升级“密马嘉年华”,以“绿色生活节”为核心,打造全国首个“马拉松生态主题市集”,从生态美食、生态生活、生态体验、生态氛围、生态文化、生态商业六大维度构建沉浸式绿色消费场景,实现“生态价值”与“商业活力”双向赋能。

生态为核:方寸之间,山水入怀

赛事奖牌正面以密云水库波光为灵感,蓝绿渐变珐琅工艺勾勒出“山水画廊”的灵动意境。背面融合密云水库与司马台长城双地标,展现登上长城望水库的独特风貌。织带采用丛林枝叶纹理,佩戴时宛如环绕一条“生态绿道”,让跑者将密云的生态之美、自然之美随身珍藏。同时,赛事深度践行生态环保理念,赛道补给尽显密云特色农产品魅力,让跑者在补充能量的同时感受地域风情。

相约潮河:共赴一场山水之约

5月25日,密云马拉松将在潮河两岸鸣枪开跑。这里有旖旎的山水画卷、热情的赛道助威,更有对绿色未来的无限憧憬。让我们以奔跑之名,邂逅密云的蓝天白云、花香树影,全力打造“生态密云,幸福密马”赛事金名片!

 

【责任编辑:妮思娜】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