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电子屏幕的荧光渐成生活底色,如何让纸质书页的墨香重焕生机呢?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湖北省云梦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以创新举措回应时代叩问——成立“春山阅读社”兴趣小组,通过“兴趣引领+文化实践”的创新模式作答,让阅读从“书桌案头”走向“街角巷尾”,以“春山破圈”激活全民阅读DNA。
书香润春山:在文字间寻觅精神原乡
“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午后的阅览室里,“春山阅读社”成员小刘和同事老周正在共读《平凡的世界》,小刘打趣道:“周哥,孙少平在煤矿里还啃书呢,咱在这办公楼可得多读几本。”
(图为职工在阅览室共读)
自“春山读书社”兴趣小组成立以来,职工们的阅读模式悄然转变:从“被动阅读”转变为“主动对话”。兴趣小组还会定期举办读书沙龙和朗诵活动,在首期朗诵活动中,青年职工小刘以一篇《岳阳楼记》赢得满堂喝彩:“以前总觉得古文晦涩,但通过朗诵,我仿佛触摸到了范仲淹的胸怀。”她的搭档小王则笑言:“我们不是专业演员,但文字的力量让我们成了故事的讲述者。”
(图为“春山阅读社”兴趣小组成员展开阅读讨论)
在兴趣小组的带领下,该局(营销部)职工共向阅览室捐赠书籍100余册,撰写读书笔记300余篇,举办朗诵活动12场。午休时分的阅览室,有人沉浸于《人类简史》的文明脉络,有人借《苏东坡传》笑谈豁达人生。正如“春山读书社”成员笔记所写:“书籍是心灵的避难所,更是照见自我局限与可能的一面明镜。”
书香进社区:以“书”架“桥”共筑文化邻里
“肖书记,我们送书来啦!”
4月21日清晨,一支身着红马甲的志愿服务队携100余册图书走进云台社区。志愿者们根据居民需求,将书籍分门别类:儿童绘本区色彩斑斓,老年养生角实用贴心,文学经典区厚重典雅......
(图为志愿者在云台社区整理捐赠书籍)
退休教师王奶奶戴着老花镜翻阅《唐诗三百首》:“这让我想起年轻时在学堂教书的日子。”几个小学生围坐《十万个为什么》旁叽喳讨论,年轻妈妈们在育儿书籍区交流心得......
以读书日为契机,兴趣小组开展科普宣传,为大家介绍世界读书日的由来、传递“阅读即生活”的理念。
“原来读书日背后还有着这么一段传说呢,竟然也跟大文豪莎士比亚的生日在同一天!多亏了烟草志愿者的科普,让我们了解到这么一段故事。”云台社区一位居民听到科普后感慨道。
(图为“春山阅读社”开展宣传活动)
“咱烟草的同志不仅送来书籍,更播撒了文化的种子。”云台社区负责人肖书记谈及烟草同志的志愿精神,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自活动开展以来,社区居民自发捐赠藏书120册,书籍流转率达80%,知识的桥梁在邻里间悄然架起。
书香连街巷:流动书角绘就阅读新景
与此同时,该局(营销部)以兴趣小组为纽带,打造“流动读书角”,在6个社区同步开设公益摆点,将“书架”搬到街头巷尾,让社区居民在自家楼下就能享受到文化盛宴。一方木桌上,文学、科普、历史等书籍分类陈列,不到两周时间,前来"流动图书角"借书的居民达500余人。
社区居民张大哥看到志愿者们非常开心的说到:“我家孩子放学后总往读书角跑,晚上回去了还在意犹未尽地分享读书心得,我今天也来现场感受感受书香魅力!”
(图为社区居民前来“流动读书角”阅读)
据悉,志愿者们还创新推出“阅读打卡”活动,鼓励居民记录读书体悟,连续打卡一个月还能获得精美文具一套。自此,来到“流动读书角”借书的人络绎不绝。如今的街角巷尾,孩童的欢笑声与翻书声交织,老者的茶香与墨香交融,阅读已成为云梦街头最动人的风景。
“我们或许无法丈量世界的广度,但书籍能带我们抵达精神的远方。”该局(营销部)负责人对读书日活动作出总结。当个人的阅读体悟转化为群体的文化实践,这场关于阅读的接力赛,已然超越了活动本身的意义。这或许正是“上春山,入书海”的深意——让灵魂与文明,永远走在追寻春光与真理的路上。
(图片由云梦县局 毛璐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