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中国航天科工第十研究院(以下简称:十院)智能制造基础件产业集群园区迎来一群特殊的“小客人”——京学贵阳附属实验学校两百余名学生,与十院一线技能技术人员共同参与了十院建设60周年暨2025年“中国航天日”开放日活动。
活动现场
“同学们,你们知道火箭是怎么飞上天的吗?”在多功能厅,十院十部青年工程师石庞从一个问答开始,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场趣味横生的航天科普课堂。从火箭发射原理到导弹基础概念,从中国古代飞天之旅到现如今的载人航天工程,深入浅出的讲解引发学生们的浓厚兴趣。现场有奖问答环节更是高潮迭起,同学们争相举手竞答,展现出对航天知识的热爱。
无人平台车展示
“外骨骼机器人可以帮我抬腿!”“看!那个无人车可以自己爬楼梯!”在十院航天控制的外骨骼机器人和十院航天天马的无人平台车展示环节,现场氛围热烈。孩子们争先举手,想亲自上前体验外骨骼机器人和操作无人平台车。问答环节学生们更是畅所欲言:“如果家里有人生病了,希望外骨骼可以帮助复健”“希望以后无人车可以帮助我运快递”。近距离接触前沿科技的机会,让抽象的航天概念化作触手可及的“未来”。面对“无人车能不能跳上楼梯”的童真发问,工作人员笑着鼓励:“目前还没有这个功能,但未来或许就由你来创造!”
现场讲解
现场科普结束后,学生们分为低、高年级两组,在完成安全教育后,依次踏入十院航天电器麻花针智能制造车间。
“眼前这台设备正在加工的麻花针,是航天连接器的核心零件,精度要求达到0.02毫米。”讲解员的话让孩子们纷纷凑近观察,透过全自动生产线观察精密元件的诞生过程,感受“中国智造”的科技脉动。
此次参观中,五年级学生刘芷悠意外发现讲解员竟是自己的父亲。看着父亲专业讲解麻花针0.02毫米精度的制造工艺,她轻轻拥抱了这位“航天爸爸”:“原来爸爸每天在造飞向星辰的‘钥匙’!”这一刻,航天精神通过亲情纽带完成了最动人的传承。
集体合影
此次活动通过“科普+实践”的立体化形式,让青少年在沉浸式体验中领悟航天精神、激发科学热情。十院将持以航天科普等活动为纽带,播撒更多探索星辰大海的种子,为中国航天事业培育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