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旅游”的热度与市场潜力,从数据中可见一斑。根据全国老龄委的数据,银发旅游人数已占全国旅游总人数的20%以上,老年旅游正在从小众市场向主流市场转型。(据中工网4月21日报道)
“老有所游”不仅是老年“银发”一族追求高质量晚年生活的体现,更是银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增长点之一。然而与年轻人“种草即下单”“特种兵式旅游”的消费习惯不同,以往银发族追求“诗与远方”的出行脚步因年龄等客观因素,不少银发旅游产品网上叫好却鲜有市场。近年来,铁路部门结合老年人的出游需求,用心用情升级服务举措,打造不同品牌特色的旅游专列,让更多银发族乐游祖国、乐享旅程,助力催热银发经济的新蓝海。
服务升级,适老改造夕阳暖。数据显示,2024年铁路部门共组织开行旅游列车1860列,比2019年增长近50%,运送游客超过100万人次,其中老年游客占比接近80%。银发专列的高质量运行,不仅有铁路路网的硬核支撑,更有铁路部门适老化服务品质的持续升级。为了让银发旅客享受安全、舒适、便捷的出行体验,铁路部门在沿途车站的进站口开辟绿色通道,安排专人在扶梯口、站台等场所进行引导。同时,铁路部门还在车上配备了电子血压计、体温计以及常用药品,通过列车系统性适老化改造,精准护航老年旅客身体健康,助力银发游客畅享“诗与远方”的惬意旅程。40%的复购率、98%的满意度,数据便是对银发专列服务品质的最好肯定。
专列串珠成链,催热产业融合焕新机。铁路部门依托发达的铁路网络,为老年人用心规划路线,例如从湛江始发的Y440次旅游列车将6880公里的云南、贵州、湖南、陕西等地风土人情串珠成链,避免频繁赶路和换乘。同时,铁路通过科学合理的调度实现运力精准投放,在非节假日增开银发旅游专列,既提升车辆使用效率,又为旅游淡季的景区和冷门景点带来新的活力。又比如,北京至新疆的“丝路专列”让中卫、张掖等城市旅游消费节节攀升,Y764次列车为丽江古城注入新客流。据数据统计,2024年部分银发旅游线路的旅客在20天行程中人均消费达6800元,可见“银发旅游专列”不仅带旺了沿途城市的烟火气,更激活了特色餐饮、适老住宿、康养服务等跨区域联动产业链的协同升级,形成了“慢节奏深度游”与“全产业消费链”文旅融合的新型产业生态。
“银发列车”的悠长的汽笛,吹响了银发经济的纠纠号角。铁路部门以品质服务推动“银发经济”在快车道上加速前行,这是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的生动实践。期待随着更多银发专列驶向诗和远方,属于中国老年人的“诗与远方”更加绚丽多彩。(莫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