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挪穷窝”到“造金窝” 岷县锁龙乡以党建红绳串起搬迁三部曲

从“挪穷窝”到“造金窝” 岷县锁龙乡以党建红绳串起搬迁三部曲

来源:鲁网 2025-04-23 16:1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今年以来,定西市岷县锁龙乡主动担当作为,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为主线,围绕避险搬迁安置点建设,紧扣“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党建引领,破解搬迁难题,实现“搬得出”。锁龙乡将避险搬迁作为首要任务,成立专项工作小组,乡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班子成员分片包户。党员干部主动深入村民家中,拉家常、讲政策,全面了解村民家庭情况、搬迁顾虑。同时,对接辖区农商银行,为有需要的村民提供低息贷款。搬迁过程中,党员志愿服务队全程参与,帮助缺乏劳动力的家庭搬家,协调解决各类突发问题。截至目前,避险搬迁安置点一期已搬迁入住30户,二期总动员搬迁34户,已全部通过省级审核认定,并进行了户型分配。

多元保障,夯实生活基础,实现“稳得住”。安置点选址紧邻学校与卫生院,交通便利。2025年实施的安置点二期建设项目,规划建设新农宅34套,同步谋划了污水管网、人饮管网、道路、电力、绿化等基础设施项目,目前项目顺利开工,预计8月底完成房屋主体工程建设,10月底装修完毕并开始分批搬迁入住。该项目通过 "党政主导+群众参与+社会协同" 的建设模式,将避险搬迁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新建安置点按照 "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配套" 原则,打造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居住区。让群众能真切感受到“搬得安心、住得舒心、过得放心”,让群众告别 "忧居" 历史,实现 "安居梦"。

产业带动,激发内生动力,实现“能致富”。锁龙乡立足资源禀赋,引进高原夏菜种植项目,流转土地100亩,建成高原夏菜种植基地,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村民入股,党员带头参与种植管理,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并计划建造中药材加工厂一座,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党支部协调各方,合作社提供技术、销售渠道,农户种植供应药材,村民以土地、资金入股,参与分红,加工厂优先录用安置点村民。同时带动周边中药材种植规模扩大,形成产业集群。

下一步,锁龙乡将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在群众发展生产、促进增收中的“领头雁”作用,探索党建引领工作模式,把党建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资源、把党建活力转化为乡村振兴动力、把党建成效转化为乡村振兴成果,立足“两线两河辐射三条产业带、一会一区构筑三大文旅站”发展思路,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守正创新、勇毅前行,为努力建设“五美”新锁龙奋力谱写高质量追赶发展新篇章。(孙宏斌)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