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视点|科技赋春耕 农事焕生机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时节催农人。在全国各地,数字化、智能化新技术更加广泛应用在农业领域,助力农事焕发新生机。

新华视点|科技赋春耕 农事焕生机

来源:新华社 2025-04-23 11:4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点击图片 查看视频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时节催农人。在全国各地,数字化、智能化新技术更加广泛应用在农业领域,助力农事焕发新生机。

在辽宁盘锦,长财农机专业合作社积极采取良种良法相配套、农机农技相结合的方式,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

在盘山县太平凯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工厂化育苗基地,自动化、智能化的操作模式,不仅大幅节省了人力成本,更使育秧效率和秧苗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

在山西临汾襄汾县永固乡马村的麦田里,两套水肥一体化无人喷灌设备正在分区作业。随着水珠均匀洒下,这里的小麦不仅能“喝好”,还能“吃饱”。

近年来,襄汾县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新型灌溉技术,滴灌、喷灌、微喷带等设施星罗棋布,实现了水肥的精准管理和高效利用。

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积极开发丘陵旱地、荒坡地、保水性差的低产水田等耕地资源,增加大豆种植面积,让土地增效,农户增收。

近年来,新田县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出台惠农补贴政策,提供技术跟踪服务,大力推广地方特色品种“新田大豆”的种植。

在产粮大县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凤凰山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韩凤香正带领社员们进行储备农资、检修农机、平整土地等工作。依托新引进的智慧农业系统,社员们只需一块屏幕就可远程监测作物生长,种出良田。

在韩凤香的带领下,合作社改变了以往“只卖原粮”的发展思路,做起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三产融合发展。韩凤香表示,希望继续借助科技的力量让黑土地“流金淌银”。

入春以来,受持续少雨天气影响,陕西多地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当地农业、水利、电力等部门积极应对,采取多项措施做好抗旱保苗工作。

宝鸡市水利部门加强灌区精准调度,根据作物需水动态优化灌溉方案,推广节水技术,最大限度扩大浇灌面积。农业部门根据不同田块苗情、墒情实际,指导农户制定差异化灌溉、施肥方案。电力部门开辟了春灌办电绿色通道,确保全市所有农业灌溉设备通电稳定运行。

统筹:李杰、王健

编导:吴昊

配音:王帅龙

包装:夏勇

综合新华社记者报道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责任编辑:万月英】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