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影节论坛举办 业内共议“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之路”

近日,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论坛成功举办。论坛以“光影传薪,乘势而上——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之路”为题,从精品创作、人才培养及技术升级等角度深入剖析“高质量”之义,探讨在新形势下中国电影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北影节论坛举办 业内共议“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之路”

来源:人民网 2025-04-22 08:3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人民网北京4月22日电 (记者郭冠华)近日,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论坛成功举办。论坛以“光影传薪,乘势而上——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之路”为题,从精品创作、人才培养及技术升级等角度深入剖析“高质量”之义,探讨在新形势下中国电影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当下,AI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对电影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北京电影家协会主席、导演黄建新认为,电影人要拥抱新技术,“AI技术的发展极大降低了电影制作的成本,让很多年轻创作者有了创作的机会。”但他同时表示,虽然年轻创作者可以通过AI技术来完成独特表达,但却无法实现创作上的更高境界,“这种境界是在拍摄现场导演和演员激情碰撞后产生的火花,是AI技术无法达到的。”

“中国电影要想持续实现高质量发展,除了要有像《哪吒之魔童闹海》这样的现象级作品外,还需要一大批能真正经得住时间检验的优秀作品。”黄建新说,“这需要中国电影人真正静下心来创作,持续努力,久久为功。”

在当下社交媒体上,很多网友喜欢“倍速”观看电影片段。在演员颜丙燕看来,只有演员的表演提供足够密度的信息量,才能引发观众共鸣,“有部分年轻演员在演戏时是‘完成型’的,他们可以哭,可以笑,长得也很好看,但是表演不生动,这导致观众在看的时候可以‘倍速’地看,就像是看故事大纲一样。”

“只有演员给予角色更多内涵,才会有创作热情;有了热情,演员心里的花儿开了,观众自然就会闻到花香了。”颜丙燕期待,年轻演员能够多体验生活,潜心拍好每一部作品,“如果只把当演员看作赚取名利的渠道,那是做不好的,这份工作需要一个人把心里的东西呈现出来给观众看。”

在《北京遇上西雅图》的导演薛晓路看来,近几年,女性题材电影呈现出新特色,涌现出一批兼具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的佳作。“女性创作力量持续提升,这些作品勇敢地探讨了生命、生存等严肃主题,她们的努力值得被看到。”薛晓路说。

薛晓路从女性电影的角度提出,电影高质量发展要求创作者以勇敢姿态从外部世界找突破、挖题材,同时保持真诚的内心,积极寻找拍摄电影的独特视角。

【责任编辑:董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