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创新前沿,共筑数智未来

聚焦创新前沿,共筑数智未来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22 15:1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由中国城市创新产业研究院与亚洲品牌指数研究院(Asia Brand Index Research Institute)共同主办的第六届未来科技论坛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秉承“数字赋能,创新引领”的宗旨,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府部门领导、产业专家、学术权威以及数字孪生城市建设领域的领军企业代表,深入探讨了科技创新趋势、产业发展现状、前沿技术应用及产业合作新机遇。

未来科技论坛自创办以来,已成功在上海、深圳、北京连续举办五届,凭借高规格的组织水准、前瞻性的议题设置以及开放合作的精神,逐步成长为全国范围内科技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品牌盛会。论坛致力于推广和促进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搭建跨领域的交流合作平台,推动产业生态体系的健康发展。

本次论坛围绕加快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数字社会建设凝聚广泛共识,有效激发了全社会参与数字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论坛期间,专家学者围绕数字孪生城市设计与治理、数智化技术发展趋势、智慧产业创新应用等多个前沿主题展开深度交流,共谋数字中国的未来发展大计。

作为本次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国家级奖项“年度产品科技创新成果奖”评选结果也在论坛现场隆重揭晓。该奖项旨在表彰在数字科技应用、创新成果转化及智慧产业发展中表现卓越的创新企业和技术成果。多年来,“年度产品科技创新成果奖”每年吸引超过2000名来自全国各领域的顶尖数智化创新专业人士报名参评,涵盖智能环保、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数字医疗、低碳建筑、交通智联、能源管理等多个重点方向。参评项目技术前沿、内容多元、实践基础扎实,评选竞争异常激烈,获奖比例仅约为1%,充分体现了奖项的专业性与严谨性,也彰显了其作为广受关注的国家级权威奖项,在我国科技产业界所具有的引领地位与行业公信力。

本届奖项评选程序严格、规范,具体包括初评、复评、终审三个阶段。初评阶段由评审专家委员会对所有参评项目进行初步审核与筛选,从技术创新性、行业贡献、实际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初步评估,以确定进入复评阶段的项目名单。复评阶段,专家团队进一步对入围项目展开深入的分析与比较,详细审查技术细节、创新程度、产业应用前景、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尤其注重项目在实际场景的应用效果和市场表现。终审阶段则由权威的终审评委会对复评结果进行最终综合评价。评委们进行面对面的严谨审议与深入研讨,从实际技术突破、产业价值、经济社会效益、未来发展前景等多个维度进行严格评定,确保最终获奖成果均具备卓越的综合实力。

本届奖项的评审标准涵盖五大维度,包括技术领先性与创新性、实际应用与产业贡献、社会效益与经济价值、市场认可度与影响力,以及未来发展潜力与可持续性。其中,技术领先性与创新性侧重评估参评成果的原创性、技术先进程度及行业突破价值;实际应用与产业贡献则深入分析项目在产业中的应用表现;社会效益与经济价值关注成果对产业转型、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的实际贡献;市场认可度与影响力则综合考虑行业内权威机构认可、媒体报道及市场反馈;未来发展潜力与可持续性则确保项目具备长期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潜力。

负责本次评审工作的专家团队均来自数字科技领域的顶级学者、产业资深专家及知名企业领袖,具备丰富的学术背景与产业实践经验。他们严格把关项目质量与评审流程,确保了评审过程的科学性、公平性与权威性。本次参与未来科技论坛奖项评审的评委团队共有21位行业内权威专家,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程江峰、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刘阳、机械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副总经理李允升等。评审专家们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跨领域视野及丰富的实践经验,确保了最终评选结果的公信力与影响力。

此次评选出的优秀成果涵盖了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智慧城市建设、智能制造、物联网等多个前沿科技领域,这些成果不仅体现了数字科技在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方面的积极作用,更为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劲的创新驱动力。

未来科技论坛及其颁发的“年度产品科技创新成果奖”已成为我国数字经济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专业平台之一,在产业界、学术界及社会各界广受关注。论坛的成功举办将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助力我国数字化转型的快速推进,为建设数字强国、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