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郧西县城,洪宇便利店的玻璃柜台映着初升的朝阳。店主洪书娟将新到的日用品码上货架,隔壁酸浆面馆的热气漫过门槛,与货架上五谷杂粮的清香悄然交融。
时光回溯到七年前,洪书娟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在这片热闹非凡的闹市区盘下了一间仅有二十平米的店面。她用孩子的名字为小店命名,开启了一段充满挑战与希望的创业征程。起初,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资金紧张、经验不足等问题接踵而至,但她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了过来。如今,洪宇便利店早已成为街坊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洪书娟也成了大家口中亲切的“贴心娟姐”。
方寸之间的经营智慧
走进洪宇便利店,左侧整齐排列着粮油米面,右侧货架上的日用品陈列有序,中间通道虽仅容两人侧身,却能一眼望尽零食百货。“以前总觉得货堆得满才有安全感。”洪书娟擦拭着收银台回忆道。去年深秋,客户经理张银走进堆满礼盒的店铺,指着挤在角落的热销品直言:“好商品要站在显眼处。”
这场改造如同给小店“舒筋活络”:拆除占据空间的冗余货架,利用墙面定制阶梯式陈列架;将应季商品移至顾客触手可得的黄金区域。焕然一新的店面很快显现成效,货物流转速度明显加快。“现在学会给货架‘留白’,反而让顾客看得更清楚。”她边说边将两瓶饮料递给熟客。
藏在柜台下的温情
“娟姐,借个螺丝刀!”“洪老板,我家老人想量量血压。”午后的小店总比别处热闹三分。在张银的建议下,洪书娟备齐电子血压计、常用工具等便民物品,整整齐齐收在柜台下的抽屉里。这些不赚钱的服务,却让隔壁美发店的张姐成了常客:“早上店里的灯坏了,多亏娟子这里有工具救急。”
更让街坊称道的是她对同行的帮扶。因为周边人口密集,有临近客运汽车站,人流量大,店铺又多,大家对价签的更新就有了更高的需求,张经理就萌生了为区域客户配置一台价签打印机的想法,当张经理买回来价签机,洪书娟主动揽下“价签管家”的活儿。周边哪个便利店店缺了卷烟价格标签,只需发条消息,她便在经营间隙打印妥当。正如张经理所说:“她用一台机器串起了整条街的诚信经营,客户的自驱力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显现。”
小店铺里的大境界
走进便利店后面的仓库,贴在墙面的手工台账本已泛黄卷边,旁边新安装的“知音通”系统屏幕却莹莹发亮。在张经理指导下,洪书娟学会了用数字化工具分析销售趋势:节庆前夕主推礼品热销好物,夏日炎炎时冰饮总摆在最显眼处。她更独创“察言观色”服务法——对驻足犹豫的顾客主动推荐新品,为面馆过来的食客提前备好饮料。
暮色渐浓时,面馆常客王大爷接过代收的快递,望着柜台后忙碌的身影感叹:“这哪是便利店,分明是街坊们的驿站。”面馆升起的蒸汽映着晚霞,见证着二十平米空间里的经营哲学:真正的生意经不在货堆成山,而在将心比心。正如洪书娟常说的:“店门朝街开,温情自然来。”(图片由 梁天雄 授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