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下午三点,怀远城市书房内书香氤氲。宁夏银川市西夏区文化旅游推广阅读分享系列活动之《城市为什么需要书店》主题沙龙,邀请书店主理人、文化从业者围坐畅谈,深入挖掘书店作为城市文化地标的精神内涵与价值所在呈现一场关于阅读与城市文化的深度对话。
在数字化快速发展、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当下,书店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本质早已超越商业交易。就如同怀远书房主理人马玲所说,它是一个城市自我表达的装置艺术,是抵抗工具理性的文化堡垒,它的存在未必符合“效率至上”的逻辑,却为城市保留了一种诗意的可能,哪怕开在烟火闹市,只要走到这里就可以安静下来。
主持人皇甫世俊,作为银川市新闻传媒集团新闻评论部主任,同时也是抖音博主@黄小柱的天空。他认为在这个碎片化信息铺天盖地的时代,我们被动地接收着海量内容,唯有阅读是我们主动拥抱知识的过程;店主阿豪的蔷薇书店正如同他推荐的那本漫画书《树下长椅》,给人一处可以休息停靠的角落,浪漫而坚定地陪伴着每一位到访者;缦云书咖主理人蔡萍老师的宁夏河姆渡书店区域划分明确,让书店不仅是阅读的场所,更成为了人们分享快乐、拓宽生活维度的社交空间,书店以开放的怀抱,接纳着每一位渴求知识与温暖的灵魂;怀远书房主理人马玲用真实故事诉说着书房的温度与力量。怀远书房用“故事”替代“营业”,将“拥有”转化为“创造”,早已超越了单纯售书、阅读的功能,成为人们结交知己、抚慰心灵的精神家园。
一吨兄弟纪录片实验室负责人张志同以文化从业者和读者的双重身份,分别分析了畅销书和小众文化;在编剧、影视策划人毛雅洁的眼中,书店如同城市文化的基因库,它诉说着城市的故事,记录着居民阅读偏好的变迁,为研究城市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鲜活的素材。
《城市为什么需要书店》主题沙龙落下帷幕,但关于书店价值的思考仍在继续。书店或许不能解答生活的所有难题,但当世界催促我们奔跑时,总有一个角落允许我们慢慢行走,听从内心的声音。在数字化时代,书店或许不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但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情感温度与社会功能,使其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精神坐标。
(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