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 | 科技特派员赋能乡村振兴 廖红教授与闽茶共谱华章

福建农林大学教授、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廖红接受了中国日报网的采访,为大众揭开了科技特派员制度在福建的生动实践画卷。

何以中国 | 科技特派员赋能乡村振兴 廖红教授与闽茶共谱华章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21 13:4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网4月21日电(记者 于涵 潘一侨) “何以中国闽山闽水物华新”主题活动在福建南平盛大举办。在这场聚焦福建发展与创新的盛会中,福建农林大学教授、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廖红接受了中国日报网的采访,为大众揭开了科技特派员制度在福建的生动实践画卷。

科技特派员制度,这一源起于南平、兴于福建、进而推向全国的创新举措,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熠熠生辉。廖红教授在采访中动情地说道:“科技特派员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身处大专院校,起初大多专注于理论研究。而科技特派员制度为我们搭建了桥梁,让我们能够与土专家、企业以及农民紧密合作,将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践,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这无疑是一个极具价值的平台。”

廖红教授在农业种植领域深耕多年,成果斐然。其中,燕子窠千亩生态茶园便是她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在她的精心指导下,燕子窠茶园宛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迅速发展起来。如今,当地茶园通过生态种植模式,不仅显著提高了茶叶的品质,更带动了茶农增收,让茶农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茶农们脸上洋溢的笑容,这也是对廖红教授以及科技特派员制度最好的认可。

谈及未来,廖红教授满怀憧憬。她表示,下一步将积极团结其他行业的科技特派员,携手共进。不仅要提升粮食的单产,更要注重品质的提升。在种植农产品的过程中,她强调要始终秉持保护环境的理念,让我们的生活质量与生活环境在发展的同时得到持续改善,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科技特派员制度在福建的生动实践,是乡村振兴战略在八闽大地落地生根的有力见证。廖红教授及其团队的故事,只是众多科技特派员奋斗历程的一个缩影。他们用知识与热情,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让“闽山闽水物华新”的美好愿景在科技的助力下加速实现,书写着新时代福建发展的壮丽篇章。

(视频剪辑:潘一侨 卢子恒 实习生   编辑:刘世东)

【责任编辑:潘一侨】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