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瑞士成为第15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主宾国

2025年恰逢瑞士与中国建交75周年,作为中瑞文化和旅游年中的重要亮点,瑞士很荣幸成为4月18日至26日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主宾国。

庆祝瑞士成为第15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主宾国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20 10:1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网4月20日电(记者 潘一侨 于涵) 2025年恰逢瑞士与中国建交75周年,作为中瑞文化和旅游年中的重要亮点,瑞士很荣幸成为4月18日至26日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主宾国。在使馆的新闻发布会上,瑞士驻华大使白瑞谊(Jürg Burri)、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副秘书长边建以及瑞士电影代表团出席,共同介绍了瑞士在本届北影节的参与情况及深化中瑞影视交流的愿景。

白瑞谊大使强调,此次交流意义重大:“电影是一种跨越文化的通用语言。我们很自豪本周能在北京呈现强大的瑞士电影阵容。从电影大师到当代新锐,瑞士电影折射出我们的国家特质:多语言、民主化,且注重品质。通过电影,我们诚邀中国观众一同领略瑞士银幕叙事的多样性与创造力。”

边建副秘书长表示:“2025年恰逢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北影节创办15周年的重要节点,我们诚挚欢迎瑞士电影产业代表团积极参与北影节各项活动,与中国同行展开深入交流与合作洽谈。”

著名瑞士导演文森特·佩雷斯和西里尔·舒布林分别受邀担任本届电影节“天坛将”评委和“注目未来”单元国际评委。瑞士导演玛丽亚·布伦德尔执导的影片《弗里达的审判》入围主竞赛单元角逐“天坛奖”。整个电影节期间,瑞士电影将以其独特的创意、创新和文化底蕴闪耀荧屏。

4月18日至26日,瑞士将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电影放映、讲座、工作坊和专题讨论——亮相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等知名院校。由导演、制片人、演员和学者约20人组成的瑞士电影代表团,将与中国观众、院校师生及业内人士就瑞士纪录片制作、国际联合制作、短片创作及当代电影教育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

此外,“瑞士电影周”将于4月20日盛大开幕,开幕影片为《烟囱里的麻雀》,届时将呈现六部瑞士电影佳作,包括新片《怒之风景》、《人之初》和《勇敢者》,以及经典老片《乔纳2000年时将25岁》和《蝾螈》。

瑞士虽然国土面积不大,但在电影领域却享有世界级的声誉。​瑞士电影以其艺术深度、创新叙事和深厚的纪录片底蕴赢得了全球尊重,在塑造国家身份方面也发挥了关键作用,​其核心信念是:用关怀和创造力讲述精彩的故事,这比电影的规模更为重要,而这正是瑞士精神的体现。​

瑞士纪录片在国际上享有广泛赞誉,尼永的“真实影像”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和洛迦诺电影节的专题单元为其提供了重要的展示平台。得益于苏黎世艺术大学和洛桑艺术与设计大学等顶尖电影学院的支持、充裕的公共资金支持,以及瑞士电影推广机构SWISS FILMS的全球推广,瑞士电影在艺术自由与技术创新的交汇点上蓬勃发展。​自1998年起,这一成就每年在“瑞士电影奖”上得到表彰。​

瑞士壮丽的自然风光也吸引了众多国际影视作品前来取景拍摄。从《星球大战3》到中国影视剧《翻译官》和《遇见王沥川》,都在这里留下了足迹。​同时,洛迦诺电影节等瑞士电影盛事也成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

近年来,瑞士电影在中国电影节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包括在往届北影节上屡获认可。​今年与北影节的合作不仅共庆瑞士电影取得的成就,更彰显了中瑞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入。自2021年起,瑞士使馆每年都会举行“瑞士露天影展”,进一步促进了这一交流。​

作为本届北影节主宾国,瑞士将致力于在电影教育、联合制作及发行等方面建立新伙伴关系,并与中外观众分享独特的影视文化视角。

【责任编辑:潘一侨】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