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建始:“三先”插上腾飞“翅膀” 科技助力烟区提质增效

湖北建始:“三先”插上腾飞“翅膀” 科技助力烟区提质增效

来源:鲁网 2025-04-18 12:3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春催千顷绿,肥育万垄金”。眼下正值烟叶“三先”(先施肥、先起垄、先覆膜)高潮,在湖北建始县的烟区,农业无人机穿梭于层叠烟垄,将满载的肥料精准投送至作业点位,为传统烟叶生产插上腾飞“翅膀”,为农机农艺融合注入科技新动能。

在红岩烟区,无人机正在为种烟大户运送肥料,短短几分钟就能将肥料从运输车送达到田间作业点,一次最多可载重120多斤。在涂坪的烟田旁,职业烟农周光勇将肥料装入容器,无人机按预设航线自动进行运输作业。

“还是这个玩意儿好,用它运输肥料省工、省时、省力,效率还高,今天一天我们就操作大概18亩田,照这个速度下去,我承包的100亩田,基本上5天就能完工啦。”烟农周光勇抹了把额头的汗珠,边操控着手中的遥控器边介绍道。

职业烟农周光勇操控无人机给自己烟田运送肥料

建始县作为湖北省优质烟叶的核心产区之一,1999年开始实行烟叶“三先”(先施肥、先起垄、先覆膜)。“三先”原称“三先两高”(先施肥、先起垄、先覆膜、高标准、高规格)。即先施肥,使肥料在烟叶移栽前吸湿发酵利于烟株安全吸收;先起垄,确保烟株根系发育有适宜的土壤环境;先覆膜,提高地温、保墒防杂草。可以说,“三先”是烟苗移栽的必要条件和前提基础。

除此之外,开展“三先”的时机也很重要。“‘三先’”是为了保证烟苗的适时移栽基础,也是烟苗从苗盘进入烟田的第一步,非常重要。根据烟苗移栽的温湿度要求及生长特点,一定要把握时间。俗话说,天时不等人,‘三先’要及时、高效、精确,为烟叶的大田生长夯实基底、打牢基础.....。”县局农艺师戢飞介绍道。

作为白肋烟的重点产区之一,近年来,红岩烟区通过"土壤改良+烟区优化+设施升级"等组合拳,持续推动白肋烟产业恢复性发展。随着白肋烟产业转向高质量发展,建始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也开始了打破传统种植方式,积极尝试探索科技赋能烟叶生产。

在烟叶育苗工场配备温湿度记录仪,实现对烟叶育苗大棚内的温度、湿度的数据实时监控;利用电导率仪,对育苗池中的水肥浓度全面“大体检”,保障烟苗吃到“健康餐”;联合烟农专业合作社,持续为全县烟农提供现代化起垄农机;组建烟叶专业机耕队,为分散地块提供统一作业,降低烟农个体投入。

无人机施肥后的烟田

站在广阔田野间,无人机正掠过垄垄烟田。曾经“靠天吃饭”的土地,如今正用科技重写种植法则。当传统农艺遇上现代科技,白肋烟产业在破局与重构中,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现代农业之路。(张方 卢瑞琳)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