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代码平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引擎

低代码平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引擎

来源:鲁网 2025-04-18 12:3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安徽省烟草专卖局(公司)2024年组织的低代码竞赛现场,安徽皖南烟叶有限责任公司紧急组建的开发团队首次展示了农机管服平台系统,该系统成功入选全省低代码应用集市。这一成果标志着低代码平台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正逐渐成为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的源动力。

自低代码平台推广应用以来,各行各业纷纷加大对低代码开发人才的培养力度。企业培养此类人才,意义不仅在于短期内提升工作效率,更在于构建长期的技术能力,激发创新活力,增强业务灵活性与应变能力。低代码开发人才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具备独特且高效的业务“翻译”能力,能够将复杂的业务规则转化为普通人易于使用的工具。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低代码平台正重新定义企业IT建设的参与模式。传统软件开发流程漫长,从需求调研、系统设计到开发测试,往往需要数月时间。而当系统上线时,业务需求可能已发生变化,导致功能滞后。低代码平台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困境,赋予业务部门更多自主权。一线业务人员能够直接参与系统构建,实现“即时开发、持续迭代”,使业务部门真正成为数字化建设的主导者。这种转变大幅提升了数字化转型的效率,让每个业务单元都成为企业数字化生态中的创新节点。

同时,低代码平台也为企业创新注入了新活力。在传统企业运营中,创新想法常因复杂的技术实现流程和冗长的审批环节而夭折。低代码平台通过直观的可视化界面和丰富的预制组件,降低了应用开发门槛,普通员工的创新想法能够快速付诸实践,业务需求响应周期可缩短至几天甚至几小时。这使得企业员工成为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推动者,将低代码平台转化为业务创新的“水龙头”。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跨部门协作一直是个难题。业务部门期望系统贴合实际场景,技术团队需要明确的需求指引,使用部门则追求高效的解决方案。传统模式下,各方诉求需反复沟通才能达成一致,耗时耗力且影响创新效率。低代码平台凭借直观的可视化协作能力,为各部门搭建了无缝对接的数字化纽带,通过预设的协作逻辑和自动化流程,推动工作模式从“被动协调”转变为“智能协同”。

根据美国Gartner预测,到2025年,全球低代码市场规模将突破290亿美元,70%的新应用将通过低代码或零代码技术构建。这一数据表明,“全民开发、全员实践”的低代码开发模式已成为未来应用系统开发的趋势。在此背景下,企业培养低代码开发人才迫在眉睫。目前,各行各业低代码人才数量猛增且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企业应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培养自身的低代码开发人才,为数字化转型积蓄源动力。(李国欢)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