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4月18日电 2025年4月1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主办的新时期中国周边战略学术研讨会暨《亚洲命运共同体研究》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研究员、世界知识出版社有限公司总编辑汪琴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知识出版社、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出席新书发布会并就新时期的中国周边战略展开交流讨论。
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亚洲命运共同体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研究员组织撰写。该书汇集了本院科研骨干力量及集体研究的最新成果。该书把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研究亚洲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指南和参照系,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出发聚焦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实践平台与建设路径,通过跨学科、交叉性研究,从理论层面阐释了亚洲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亚洲的映射,在实践层面论证了亚洲命运共同体是被注入“亚洲元素”的区域命运共同体,实现了对亚洲命运共同体的整体性、全面性认知。《亚洲命运共同体研究》是对亚洲命运共同体思想进行学理化阐释的专业学术著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研究员介绍了《亚洲命运共同体研究》的选题背景、框架思路和核心观点。重点从方法论角度阐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性特征和实践性特征,分析了作为终极目标、作为阶段性目标以及作为政策目标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三重意义,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定位与世界情怀的统一。在理论层面,强调亚洲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亚洲元素的区域共同体,在实践层面,强调亚洲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亚洲地区的实践和映射。以开放的区域主义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是亚洲命运共同体构建的重要原则,“一带一路” 倡议是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最后,李向阳研究员从理论和政策的双重视角介绍了选择亚洲命运共同体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深入分析了亚洲命运共同体、周边命运共同体以及亚太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差异。
研讨环节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晓琳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吴怀中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所长庞大鹏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魏玲教授、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胡仕胜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李巍教授以及《亚洲命运共同体研究》部分作者先后发言,就中央周边工作会议精神、中国周边环境变化、不同国家和区域共建命运共同体的政策选择进行了深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