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洞庭湖畔的汉寿县东岳庙社区,因交通闭塞、产业单一,长期困于发展瓶颈。从2020年至今,常德汉寿县烟草专卖局成为东岳庙社区对口帮扶牵头单位后,着力开展“解民忧、兴产业、美家园”帮扶活动,为社区托起“稳稳的幸福”,让千年水乡在乡村振兴中绽放新韵。
一条渠,润泽沃土连民心
(社区整修后的沟渠)
湖区种田,三分靠天,七分靠水。由于沟渠年久失修,东岳庙社区每逢雨季便洪水泛滥,旱季则焦渴难解。2021年发生洪涝时,溃堤的洪水裹着垃圾冲进稻田,空气中弥漫着腐烂的腥臭味。“东岳庙的沟渠,比人还会记仇。”社区党支部书记丁健道出了社区居民的无奈。
2023年,汉寿县局和驻村工作队将水利改造列为社区“头号工程”,及时启动“润田计划”,携手社区两委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协调各方并捐赠专项资金9万元,对社区沟渠开展清淤工作,动用二十台挖掘机完成1000多米主沟渠整修任务,给沟渠安装闸门能随雨量自动启闭的智能感应系统,让社区排灌系统迎来新生,为社区农业生产提供坚强保障。目前,沟渠流水潺潺,还栽种上了茭白,碧绿的茭白叶随风摇曳,仿佛在诉说沃野重生的故事,也带给居民新的产业机遇。
一片林,共拓特色致富路
(桥头茶油加工坊老板娘展示剥脱好的油茶果壳)
汉寿县局充分利用社区土地资源,大力发展当地油茶种植和加工业,助力农产品销售。县局和社区两委主动对接县里相关单位和部门,加强对居民的引导和政策支持,广泛发动社区居民种植油茶树,邀请农技专家开办“油茶种植技术田间学习班”,进行“手把手”指导,经过长期扶持,目前该社区种植油茶面积已达300亩。
走进社区桥头茶油加工坊,一股浓浓的茶油香气扑鼻而来。加工茶油的机器旁,几名工人正熟练地给油茶果脱壳、清洗、烘干、榨油、封装……
县局和社区两委积极沟通对接县域成规模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产业指导,鼓励帮扶社区小型茶油加工企业和作坊,除加工生产山茶油外,还积极拓展茶油面膜、茶油精油等产品,拉长油茶产业链,让社区初步具备油茶育苗、种植、加工、销售“四位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雏形。同时,在社区开设“湘村636”加盟终端熙宇便民服务店,上架油茶系列产品,县局驻村工作队联合社区两委及店主进行直播带货。仅今年,通过直播带货已实现山茶油销售收入7万多元。
一方园,打造宜居文明标杆
(东岳庙幸福小区)
汉寿县局入驻社区联点以来,县局驻村工作队积极协助落实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全力加强社区人居环境整治和改造。县局党员志愿者组成“沧浪之风宣传队”,通过“送法下乡”、“科普下乡”活动,为社区居民宣传新理念,送新技术,送政策“春风”。
2020年至2021年,顺利完成社区易地扶贫搬迁。2022年至2023年,协调投入捐赠资金8.5万元,实施“家园焕新”工程,整修社区路灯42盏,修复健身器材27套,组织60户搬迁户参与道路养护。2024年,争取专项资金9.2万元用于数字乡村建设,给社区安装森林防火摄像机、防溺水摄像机、村民看护摄像机等硬件设备,大幅提升社区安全综合治理效能。在搬迁新区“共享菜园”,有意向的搬迁户可以分得20平方米土地,刘翠娥(化名)边摘菜边说:“住楼房也能种菜,和邻里交换时令菜,比住独院还热闹”。
暮色中的搬迁小区别具韵味。沥青路面的“金叶小道”串联起健身广场与“共享菜园”,白墙上的社区居民自画图讲述着洞庭鱼米故事,智能垃圾分类站闪烁的指示灯指引着文明新时尚。
东岳庙社区从“忧居”到“优居”,从“谋生”到“乐业”的蝶变,浸润着烟草驻村工作队“把根扎进泥土,把心贴近群众”的赤诚。这片承载着屈子“美政”理想的热土,正以“金叶”为笔,续写着“芙蓉国里尽朝晖”的时代新篇。
(通讯员: 石林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