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路上的烟草力量

乡村振兴路上的烟草力量

来源:鲁网 2025-04-17 12:0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以前村里开党员大会,连个像样的会议室都没有,现在好了,咱也能在活动室上党课了!”张董村老党员李德福抚摸着崭新的党建展板感慨道。听着老李的感慨,商河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派出的“第一书记”崔玉军站在新落成的党建广场上,望着飘扬的党旗,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而这仅仅是商河烟草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13年来,商河烟草先后选派6名党员干部驻村开展帮扶工作,他们带着组织的嘱托,把助力乡村振兴作为“第一责任”,当成头等大事来抓,在田间地头书写着“红色帮扶”答卷。

把准民生脉搏 当好群众暖心人

走在冯集村的太阳能路灯下,村民侯秀兰感慨万千:“过去晚上出门要打手电筒,现在路灯亮到后半夜。”崔玉军协调完成的3.5公里道路硬化项目,不仅解决了温王村“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窘境,更让运输车辆直接开进果园。段国梁带队实施的“光明工程”,让200盏节能路灯覆盖全村主干道,新建的垃圾处理站使村容整洁度提升70%。

在民生帮扶领域,“烟草书记”们更显柔情。王介民争取30万元建设的马官寨幼儿园,如今已培育出10届学前班,惠及500多个农村家庭。冯集村老年幸福院里,85岁的张桂芳老人逢人便念叨:“段书记给装了暖气片,冬天再也不怕冷了。”据统计,6位“第一书记”累计落实帮扶资金160余万元,惠及群众4000余人次。

对“烟草第一书记”而言,要做的事还有很多。驻村期间,他们始终坚持把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帮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硬化道路、整修广场、安装路灯……通过整合衔接各类乡村振兴资金,补齐人居环境短板。同时,他们在营造文明乡风上求突破,开展“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活动,完善村规民约等制度,让美丽乡村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把稳党建根基 锻造坚强战斗堡垒

“当时心里没一点底,根本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干。”刘守华回忆说。“第一书记”刘守华刚到张董村时,眼前的景象就给了信心满满的刘守华“当头一棒”:村“两委”办公室简陋不堪,屋里没有一台计算机,桌椅已是全部家当。但他并没有丝毫的怨言,更没有打退堂鼓。

为转变现状,在村干部的协助下,在深入走访调查和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基础上提出了“党建引领 赋能乡村振兴”的工作思路。他协调50万元专项帮扶资金,不仅为张董村修建起150平方米的党员活动室,还打造了党建文化墙、读书阅览室。“现在每月主题党日到会率100%,大伙儿学习劲头可足了!”村支书张立军说。

同时,着眼于增强支部凝聚力、战斗力,第一书记们带领村党支部坚决贯彻“三会一课”制度,并严格开好支部委员会、党员大会,做好党内民主建设和党务、村务公开工作,虚心接受群众监督评议。同时,他们还定期组织开展党员学习日,在抓好党章党规学习的同时,结合实际认真学习乡村振兴相关政策文件,凝聚民心、转变发展观念、增强发展信心,全力做好思想教育引导。

此外,还帮助帮扶村修建了文化广场,配备了健身活动器材,为村民们搭建了一个提升精神文化及健康素质的良好平台。每天晚上,大伙儿都会在文化广场上载歌载舞,充实日常生活,一阵阵的欢声笑语见证着帮扶村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美好。

把准振兴航向 绘就美丽乡村图

“段书记来了以后,老年幸福院装修好了、垃圾处理站有了,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更让人不敢想的是,村里还建成了花卉大棚。”冯集村党支部书记冯书国如数家珍,说着村里的变化。

段国梁深知,乡村振兴仅靠政府补贴扶持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大力发展产业才能筑牢致富根基。在全面了解全村的产业发展现状、集体收入等情况后,为避免与周边乡村产业雷同,确保短期内产生经济效益,段国梁多次实地走访调研周边村社产业发展现状,经过村“两委”会、党员大会、群众代表座谈会共同商议后,最终制订了符合村情实际的花卉种植项目。自2022年建成以来,每年为村集体带来经济收入达10万余元,实现了全体村民持续稳定增收,

同样,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效,助力乡村振兴,温王村第一书记崔玉军积极响应镇政府号召,动员全体村民,经调查走访、可行性研究、专家论证后,开展梨树种植,走上了“林果+电商”的发展模式。“自从崔书记来了后,咱村的钱串子可就变成钱袋子喽,收入翻了一番。”种植大户刘中强捧着刚摘的梨笑着说。

解难题,一心谋产业;访群众,全力解民忧。张彩瑞说:“推进乡村振兴,紧抓基础设施建设,力促农民增收致富,这是我驻村的工作目标。”言出必行,他不断用自己的行动兑现自己的承诺。 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有千千万万像张彩瑞、段国梁、崔玉军一样的“烟草第一书记”,他们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在这片热爱他们和他们热爱的土地上,用汗水浇灌果实,以实干努力前行,彰显着烟草人的担当与初心,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文/图刘英豪)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