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N次方:青岛市小学多维构建新时代阅读育人体系

阅读的N次方:青岛市小学多维构建新时代阅读育人体系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16 16:5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青岛市多所小学以“书香校园”建设为核心,通过分层阅读、亲子共读、创新阅读等形式,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让阅读真正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成为滋养心灵的源泉。

阶梯式阅读体系,以科学规划护航成长节拍  

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阅读需求,多所学校通过分层设计阅读活动,构建阶梯式阅读体系,助力学生逐步提升阅读素养。  

“三个版本的哪吒有何不同呢?”“他们的眼睛不一样!”“衣服不一样!”在青岛上清路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们在阅读《哪吒闹海》的绘本后,开始对哪吒的形象进行分析。而五年级的同学们,在此刻拿起了《论语》读了起来……学校以“整本书阅读”为核心,分年级推进阅读课程。低年级通过绘本导读课激发兴趣,中高年级则围绕经典名著开展深度研读,如六年级结合鲁迅单元教学拓宽文学视野,五年级通过“阅读策略单元”训练速读与精读技巧。

青岛东胜路小学同样实施了阅读分层计划,低年级以童话、寓言为主,注重具象思维培养;中高年级引入历史文学与科普书籍,侧重逻辑思维训练。学校还开发“阅读记录卡”,引导学生记录书名、阅读时间与心得,培养反思习惯,让阅读从“输入”走向“输出”。 

协同式育人网络,以书香联结教育磁场

家庭是阅读教育的重要阵地,多所学校通过亲子共读活动,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让阅读成为家庭教育的温暖纽带。

“这一大本是什么书?你在这里干什么?”“我是地理学家。”……青岛包头路小学的阅读课上,二年级三班的肖默同学和家长一起朗读了《小王子》,在这个环节中,家长通过角色扮演、情节讨论引导孩子深度理解文本。在日常生活中,学校定期举办读书笔记展示与心得交流,让亲子阅读从“任务”升华为情感联结的契机。

青岛四流南路第一小学的每一位学生家里,学校鼓励家长们在家中为孩子们设立读书角,家长们放下电子设备与孩子们一起,置身书籍的海洋中。

青岛四方实验小学的师生们在读书日之际,走进海伦路街道,向社区居民发起“每日阅读30分钟”倡议,并与社区联动,开展了“小手拉大手”校家社共读等一系列活动,推动“书香家庭”与“书香社区”共建,让阅读成为校家社共育的精神纽带。  

青岛四方实验小学学生带阅读进社区

创新阅读形式,以趣味激活文化基因  

为打破传统阅读的边界,部分学校引入科技手段与游戏化设计,让阅读焕发新活力,吸引学生主动探索文学魅力。  

当古诗与创意七巧板等结合,孩子们的兴趣也在一瞬间被点燃。在青岛人民路第一小学的语文课上,老师带领孩子们将古诗的情景用七巧板拼出来,在孩子们的奇思妙想下,七巧板变成了“锄禾日当午”里的太阳,变成了“曲项向天歌”里的白鹅,这样一摆,古人的意境变得形象生动起来。

青岛人民第一小学学生七巧板作品

“图片猜古诗”“飞花令”“甲骨文猜猜猜”……青岛辽源路小学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开展了“读书游园会”活动,打造沉浸式阅读体验。在游园会上,同学们还可以根据关键词进行诗歌创作,让学生在游戏中锻炼文学感知力。同样,青岛明德小学的学生们也是以创作为载体,润泽童心。在学校,同学们可以随时拿起纸笔,用课间游戏的欢笑声、校园角落的春日新芽、天边变化的云朵等进行创作,老师们惊喜地发现,每个孩子都像个小诗人。

青岛明德小学学生诗歌创作

科技赋能让经典阅读焕发时代光彩,青岛敦化路小学另辟蹊径,学生依托AI技术创编双语课本剧,将儒家经典转化为生动剧本,在课堂上进行演绎,在趣味盎然的沉浸式阅读中感受文学魅力,让经典阅读更具时代魅力。

阅读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是精神的塑形。在全民阅读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今天,这种以阅读为支点的育人创新,正在书写“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时代答卷。我们看见:当琅琅书声与拔节成长的声响同频共振时,文化自信的种子正在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图片由叶晨授权提供)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