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首趟中亚班列开行:织密开放通道,激活内陆经济新动能

成都首趟中亚班列开行:织密开放通道,激活内陆经济新动能

来源:鲁网 2025-04-16 11:1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4月13日,成都首趟图定中亚货运班列从国际铁路港启程,满载47车、总货值近1400万元的货物驶向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这趟班列的常态化运行,不仅是西南地区跨境物流的里程碑,更折射出中国内陆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深化国际合作、提升开放能级的战略布局。

打破传统瓶颈,让物流更“聪明”。传统铁路货运依赖零散发运,经常出现“货等车”的情况,导致运输周期长、成本不可控。此次成都中亚图定班列采用“固定时间、路线、频次”模式,每周一班稳定开行,全程约10天抵达中亚国家。这种“公交化”运输大幅缩短了货物在途时间,帮助企业抢占市场先机。图定班列通过提前锁定舱位与运价,让企业物流成本降低约30%。例如,首趟班列的47车货物总货值近1400万元,通过直达运输减少了中转损耗,企业可精准规划供应链,避免因延误导致的额外支出。

激活产业活力,实现互利共赢。中亚地区对中国的建材(如白卡纸)、机械设备、家电等商品需求旺盛。班列常态化运行后,四川的产业优势与中亚基建、消费升级需求形成互补,推动“川货出川”规模化。四川山香时代供应链等企业表示,班列稳定性显著增强了开拓中亚市场的信心。通过“站到站”直达运输,企业可优化库存管理,提升订单履约能力,例如家电等商品能更快响应中亚消费者的需求。目前,成都已建立起以成渝为中心,覆盖欧洲、东盟、中亚辐射四个方向的国际物流运输体系,形成“通道+枢纽+网络”联动格局,助力成渝双城经济圈融入全球产业链。

从“物流通道”到“民生红利”。班列常态化运行带动物流、贸易、制造等领域就业,例如成都国际铁路港周边已形成多个物流产业集群,为当地居民提供岗位。中亚的优质农产品(如牛羊肉)未来可通过返程班列进入四川市场,丰富市民餐桌,降低进口商品价格。成都中亚班列的开行,是内陆地区以物流通道建设撬动开放型经济的缩影。其意义不仅在于货物流动,更在于通过制度创新和服务精细化,重塑区域竞争优势。

随着中国与中亚经贸合作深化,成都作为西部开放枢纽,未来计划加密班列频次,并探索冷链、跨境电商等特色专列,推动“川货出川”与国际供应链深度融合,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支撑。

(张仁权)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