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乡村振兴,阔步前行。在会昌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一个个村庄正焕发新颜——红色基因在这里传承,绿色生态在这里守护,特色产业在这里崛起。从见证革命的古朴村落,到智慧农业的现代化图景;从焕发新生的传统建筑,到游人如织的田园风光,乡村振兴的动人故事正在会昌大地上生动演绎。即日起,中国会昌推出《振兴之路·会昌乡村行》专栏,带您走进各乡镇特色村庄,看变化、听故事、品乡韵,感受乡村振兴的强劲脉动。今天刊发第三篇:《筠门岭镇营坊村:乡村“小民宿” 发展“大文章”》
会昌县筠门岭镇营坊村坐落在赣、闽、粤三省交界处,不仅坐拥国家4A级景区汉仙岩,更是省定“十四五”乡村振兴的重点村。近年来,营坊村凭借独特旅游资源,以环境整治为基础,大力发展乡村民宿业,推动文旅融合,让村民端稳“旅游饭碗”,走出一条特色致富路。
走进营坊村,映入眼帘的是铺上沥青的村道、干净整洁的庭院、错落有致的房屋,一步一景。一批外地游客在登游汉仙岩,领略丹霞盛景后,下山来到村里的民宿吃饭休息,为村子增添了几分活力。
筠门岭镇营坊村村民 陈清义:以前出门都是泥路,现在变得崭新的,村道都是柏油路,房子也重新刷上了新漆,住在这里感觉心情舒畅。
发展乡村旅游,首先得做“靓”村庄。营坊村是整个汉仙岩景区附属住宿、购物、休闲等相关设施的重要节点。为此,村里以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点为目标,开展乡村规划编制,重新规划道路和房屋建设用地,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同时,瞄准民宿产业,积极探索“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注重吸引本土民间资本,建设一批客家特色精品民宿和特色餐饮门店。“山水营坊”民宿作为标杆项目,不仅拥有50间客房,还配套建设了能容纳200人就餐的生态餐厅。该民宿自开业以来,客源不断,一波又一波的游客来这里入住,领略自然风光,感受田园生活,享受闲暇时光。
筠门岭镇营坊村山水营坊民宿店长 陈林:以前游客爬完山就走,现在他们看到这里的环境挺好,就愿意留下来多玩几天。我们的食材都来自村里,土鸡、蔬菜等食材都是村民自家种养的。
民宿产业的崛起,彻底改变了村民的生活轨迹,也为营坊村民提供了创业就业机会。村民曾满秀今年在民宿找到了一份管理客房的工作,有一份相对稳定的收入让她感到非常开心。
筠门岭镇营坊村村民 曾满秀:以前只能靠务农营生,现在村里发展了这么多产业 ,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我现在在民宿上班,每个月工资也有3000元,生活也越来越好了。
营坊村大力盘活闲置农房,将其改造成民宿,目前有精品客房80多间。这些民宿不仅为游客提供了高品质的住宿服务,也成为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筠门岭镇营坊村党支部书记 陈利爱:下一步,我村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着力培育乡村旅游产业,推动民宿、农家乐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同时,持续提升村庄环境,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奋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幸福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