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四川省达州市达州职业技术学院以“理论+实践+服务”的创新模式,打造了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典范案例,其经验获评“全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学院通过定制化人才培养、校企深度合作、产教融合实践,为川渝地区输送了一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乡村建设生力军。
创新培养模式,锻造乡村治理“后备军”
自2018年起,学院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联合达州市委组织部启动“千名学子定向培养计划”,开设乡村振兴课程班,累计培养基层治理人才超3000人,其中180名毕业生扎根乡村一线任职,成为基层干部年轻化的重要力量。该计划首创“基础班+精英班”分层培养机制,优先选拔农村户籍、涉农专业学生,强化政治素养与实用技能,学生毕业时可获专科毕业证、课程班结业证及村干部任职资格证“三证”,并签订5年定向服务协议,确保人才长效服务乡村。
扎根乡村实践,书写职教担当
学院师生深入田间地头,将课堂搬到乡村。积极深入村社调研,梳理出“基层治理、集体经济、电商助农”三大人才缺口,联合企业开设“乡村CEO实训营”,邀请非遗传承人共建“巴文化工坊”,与科研院所打造“智慧农业实训室”,同基层一线干部“双导师”授课,让课堂连接田野,让知识跨界生长,让学员在基层“真刀真枪”历练。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四川省达州市达州乡村振兴学院成立4年来,累计为川渝输送1137名基层治理人才,102人已担任村“三职”干部,其培养模式获“四川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并在全国职教活动周推广。
四川省达州市达州职业技术学院以职教之力破解乡村人才短缺难题,用实践诠释了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同频共振,为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达州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