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课堂:从“赶课”到“云学”

指尖课堂:从“赶课”到“云学”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14 16:0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这个月的清风卷包廉洁小课堂更新啦,大家可以观看学习了。”

“手机一点,技能到手。”

最近,云南中烟红塔集团楚雄卷烟厂卷包车间的员工们热议一个胜似“生产设备”的“神秘武器”——一个自主研发的在线学习平台,不仅让传统培训“翻新升级”,还通过管理创新撬动生产效率,助力大家从“老手艺”变身“新匠人”。

挑战:数字化浪潮“门槛”

过去,线下培训让卷包车间有点“跟不上趟儿”。课程时间地点固定,三班倒的操作工怎么也凑不齐,一堂课得讲两三回,忙活半天效率却上不去;纸质教材成本高,更新往往慢半拍,个性化需求没法满足;像廉洁教育,得常学常新,靠老办法组织学习让人忙得喘不过气。

“培训像赶场,技能没攒下多少。”“老师傅的绝活全凭嘴传,新手上手又慢半截。”这些老问题拖慢了生产节奏,也让技能传承卡了壳。面对这些传统模式的挑战,卷包车间意识到在数字化浪潮下,如何让学习更灵活、技能更传承、效果更可控,成了必须迈过去的新门槛。

“既要随时学,又要留住绝活,还得出好效果——我们得干点实的!”

带着这样的目标,车间集结了一帮年轻的信息化“小能手”,开发全过程不靠外援,边干边琢磨;理论实践两手抓,既出成果,又培养人。

学习平台开发

大家依托云南中烟APP金蝶云苍穹平台,在“云上楚烟”的基础上,提出要打造“三位一体”平台:质效系统提升业务效率、共创共享系统传承技能、清风卷包强化廉洁教育。

包容:“三位一体”学习平台

设计时,充当开发人员的卷包车间电气技术员钱雷他们可没少费心思。

“界面不能花里胡哨,得简单好用,反复测试优化到深夜是常事儿”,钱雷回忆,“那时候天天盯着屏幕,眼睛都快瞎了,但一想到这玩意儿能帮大家,心里就特踏实。”

平台一上线,效果立竿见影。

质效系统通过机台MES系统直连“知识管理平台”,可以让操作工可以随时查询危险源、工艺标准,解决质量隐患,这不仅保障生产安全,还让质量管控更精准,新手逐渐变身成“业务通”。

共创知识平台

共创共享系统将老员工的“绝活”数字化,从“嘴传”转为“云接力”,将操作技巧、设备保养经验整理成文档,新手点开就能学,遇到难题随时翻阅,技能传承更高效,新手开机周期因此缩短37%,还能上传自己的心得体会。

廉洁模块通过“清风卷包”平台,每月推送纪检学习内容,员工登录即学,系统自动记录进度。学完还有积分排名,比拼谁是“学习达人”,积分还能兑换小奖励,激励效果显著,统计分析一目了然。

变革:工人乘上数字“云”

平台上线以来,文档检索效率暴涨1182.26%,纸质教材的“翻箱倒柜”成为历史,协作讨论也更加热烈。从线下“赶课”到线上“刷技”,这场变革不仅优化了工具,更点燃了助推新质生产力的引擎,让新时代的产业工人从“被动听课”变成“主动充电”,从“单一技能”升级为“多面手”。

如今,钱雷信心满满:“这只是个开始,未来我们要让平台更聪明,让工人更牛气!”

车间工人们也纷纷表示,科技不能只是高高在上的东西,更要落地车间,玩出花样,接上地气。只要肯动脑、敢动手,产业工人就能乘着“云”飞得更高,奔向“新”的未来。

图文由云南中烟红塔集团楚雄卷烟厂白悦松授权提供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