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川大出发:发现三星堆

从川大出发:发现三星堆

来源:鲁网 2025-04-14 12:5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5年1月18日,四川大学博物馆开展“大川先生”系列主题研学活动,推出“西南天地·云汇大川”基础陈列考古篇之三星堆板块——“从川大出发:发现三星堆”系列考古研学课程。

作为2024年成都市公共文化服务专项资金支持项目,从2024年开始进行筹备策划,截止目前已成功举办了四期活动。该活动通过情景剧目、互动实践与实地探访的“三维叙事”,带领青少年穿越三星堆的百年发掘史,解码古蜀三星堆文明密码,传承考古学科精神。

百年川大与三星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

自上世纪20年代,四川大学的前身——华西协合大学博物馆馆长葛维汉先生引领首次科学发掘以来,三星堆遗址所蕴含的神秘青铜器与独特文明形态始终令世界为之震撼。四川大学博物馆内,珍贵的《葛维汉发掘日记》、早期出土的玉器以及详实的科学发掘档案,记录了百年前三星堆的首次科学发掘到本世纪川大师生参与的历次考古发掘工作,勾勒出中国西南考古学科发展的清晰脉络。

本次活动以馆藏档案为线索,联动川大博物馆展厅、三星堆遗址及周边考古发掘遗址,通过精心设计的“一日课程”,让参与课程的青少年全景式体验科学考古的完整过程,深刻感受四川大学在三星堆研究及文化传承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四维沉浸体验:戏剧、实践、探访与传承

活动设计四大板块,层层递进:

情景剧场:重走科学考古发掘第一步 

在四川大学博物馆的展厅内,青少年们化身为“川大小小考古队员”,踏上了一场穿越时空的考古之旅。他们跟随由NPC扮演的葛维汉、燕道诚等历史人物,亲身经历三星堆最初玉器现世、首次科学发掘启动、发掘文物入馆珍藏等历史性时刻。

三幕情景剧——《意外面世的神秘玉石》、《萌生发掘念头,开启第一次科学发掘》、《发掘结束,完成发掘简报》——将展厅内的文物与档案影像巧妙融合。通过互动问答、集章闯关等富有趣味的方式,青少年们深入感受了川大人发掘三星堆时的震撼与惊喜,仿佛亲身参与了那段改变历史的考古传奇,深刻体会到科学考古的艰辛与荣耀。

解码地层:触摸考古地层学方法论 

情境演绎落下帷幕,青少年们随即踏入馆内的教学空间,通过科普考古地层学知识、互动闯关实践,了解地层的形成原因与过程。了解洛阳铲、手铲的使用方式,简单学习土质土色的分辨、划分地层,以追溯还原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场景。利用沙盒、陶片等模拟地层堆积,创作“我的地层故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这场知识与乐趣并存的活动中,青少年们不仅见证了川大博物馆科学发掘三星堆的传奇故事,更在亲手实践中,对“考古”这门深奥的学科建立了初步而深刻的认知。

对话考古:直面考古现场 

午后,青少年们踏上了前往三星堆考古方舱等遗址发掘现场的旅程。在这里,他们得以近距离观察和聆听考古人的日常工作,感受那份对历史的敬畏与执着。

由亲历三星堆发掘的考古专家及队员们现场讲解了探方清理、文物提取的精细工序,让青少年们深刻体会到“冷门绝学”背后的温度与严谨。他们可以近距离翻阅工作日志,触摸那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发掘工具,仿佛与古代文明进行了一场无声的对话。

博物馆联动:实证文明基因 

青少年们步入三星堆博物馆,再次踏上三星堆考古发掘的辉煌之路。他们仔细探寻着馆内的重点文物,聆听每一件珍宝背后的发掘故事与考古方法。

通过参与精心设计的互动提问,青少年们深入了解了考古学者是如何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发现并分析古人遗留的细微线索。这些蛛丝马迹,如同历史的密码,被逐一破解,为我们生动还原了三星堆人的衣食住行、生产生活场景以及精神信仰的丰富图景。

创新融合:戏剧演绎激活学术叙事

活动突破传统研学模式,将学术档案转化为沉浸剧本——展厅戏剧以“穿越者”视角再现葛维汉团队跨越文化隔阂、土匪威胁的发掘历程;教学空间通过“泥土会说话”、教具让地层学知识可视化;实地探访嵌入“考古人日志”打卡任务,引导青少年记录观察、提出问题。创作团队联合博物馆专家,确保内容兼具专业性与趣味性,实现学术研究与美育实践的深度碰撞。

五育并举:让考古精神薪火相传

“考古不是挖宝,而是解读文明基因。”本次活动的负责人冼老师表示,研学设计紧扣“认知-能力-情感”三维目标:既传授考古地层学、类型学等学科基础,又通过团队协作、手工实践培养综合素养,更以川大考古人的代际坚守激发青少年文化自信。此次活动以青年视角架起古今桥梁,为高校博物馆教育提供创新范本。

据悉,“从川大出发:发现三星堆”研学课程目前已开展四场,也将继续调整提升活动内容。未来,四川大学博物馆将持续推出系列化、主题化研学活动,让文化遗产在对话中生生不息。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