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务司司长陈国基:提高应对国安风险的“免疫力”

“香港国安法、《维护国家安全条例》就像‘药’,保证当香港遇到国安风险的‘病毒’时‘有药可医’,但若想提高‘免疫力’,还是要靠爱国主义教育。”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前夕,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接受中新社 等媒体采访时如是说。

香港政务司司长陈国基:提高应对国安风险的“免疫力”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5-04-14 10:5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新社 香港4月14日电 (记者 刘大炜)“香港国安法、《维护国家安全条例》就像‘药’,保证当香港遇到国安风险的‘病毒’时‘有药可医’,但若想提高‘免疫力’,还是要靠爱国主义教育。”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前夕,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接受中新社 等媒体采访时如是说。

4月10日,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在特区政府总部大楼接受中新社 等媒体采访。 中新社 记者 陈永诺 摄

在陈国基看来,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是增加年轻人对国家的认识、认同和爱护,并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爱国主义教育应具广泛性、深入性和自发性,细水长流地在人心扎根。”

陈国基以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为例表示,特区政府通过展览、游学等不同活动,让青少年了解国家几千年的文化底蕴,以及近年来在不同领域取得的成就,从心底激发青少年的国民身份认同,从而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他续指,为更好推动爱国主义和国家安全教育,去年8月,特区政府在香港历史博物馆开放国家安全展览厅。展厅开放以来吸引约60万人次参观,远超10万人次的目标。特区政府教育局还积极组织学校团体前往参观,截至本学年上学期已有约120所中小学超过4.3万名学生参与。

“维护国家安全需要每位市民参与。”陈国基表示,特区政府近年开展大量工作,完善香港维护国家安全基础,包括实施香港国安法和《维护国家安全条例》、完善选举制度等,但社会各界不能掉以轻心,仍需继续深化相关工作以应对“软对抗”。

陈国基强调,当今世界“并不只是军事行为才会威胁国家安全”,金融安全、文化安全等都是国家安全涵盖的领域。当前外部势力对香港官员的所谓“制裁”,以及单边主义带来的全球经济不确定性,都是威胁国家安全的实例。

面对这些压力,陈国基呼吁香港市民要更加团结,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我们小时候出门时,父母都会嘱咐‘关好窗、锁好门’,防止贼人进入。其实家和国的概念是相通的,都要做好‘关窗锁门’的工作,让民众安居乐业。”(完)

【编辑:梁异】

【责任编辑:王辉】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