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承古今 雅聚宣南:2025“百年丁香诗会”系列文化活动盛大启幕

诗承古今 雅聚宣南:2025“百年丁香诗会”系列文化活动盛大启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11 20:5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4月11日,西城区2025“百年丁香诗会”系列文化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本届诗会以“诗承古今 雅聚宣南”为主题,在丁香盛开的美好时节,为诗歌爱好者们搭建了一个感受诗韵魅力、聆听城市诗意的舞台。

“百年丁香诗会”历史底蕴深厚,其起源可追溯至明代,在清代蓬勃兴起。纪晓岚、龚自珍、林则徐等文人墨客都曾在此留下与丁香有关的佳话。西城区宣南作为京师文化之源,曾是士人聚居、会馆林立、百戏竞演的文化热土,《四库全书》编纂于此,京剧也在会馆的皮黄声中演绎着粉墨春秋。

2025“百年丁香诗会”活动内容丰富多样,涵盖报国寺丁香市集、文学沙龙、笔会、朗诵会、诗乐会、法源寺历史街区Citywalk等系列主题活动。同时,诗会联动“诗书西城”文化品牌,致力于打造全民参与的文化盛会。此外,全网推出“赏一树丁香 吟一首诗”网络征集活动,让市民在春日里能伴着西城的美景与诗歌惬意漫游。

开幕式上大咖云集,张光北、郦波、李光复担任诗歌导赏官,拉开诗会序幕。国内外著名诗人、第一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获奖诗人、校园诗人、诗歌爱好者以及“小诗人”等200余人齐聚一堂。开幕式还融入了诸多科技元素,借助AI技术,历代诗人与导赏官实现穿越时空的对话,诉说宣南的过往。登上过“春晚”的机器人演员也来到现场,与市民展开“斗诗”比拼,为活动增添了不少趣味。

活动期间,第一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优秀作品正式揭晓。此次征集活动历时一年,吸引了来自31个国家和地区的6.8万多首诗歌作品,投稿人次达10955。同时,“第二届丁香诗会·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也正式发布,为全球诗歌爱好者提供了新的创作平台。

“百年丁香诗会”旨在让更多群体参与其中,传承诗意。诗会的定位不局限于专业诗人,更注重万千“诗心”的传承。本次诗会中,中外诗歌爱好者、文艺创作者踊跃参与,16所高校联盟成员带来校园诗社的作品,全球“小诗人”也用纯真的笔触带来精彩诗作,并在现场进行演绎。

今年,诗会还同步发布“童诗吟诵征集活动”,在《儿童文学》等刊物上设立“百年丁香诗会”童诗专栏,面向全球征集经典童诗朗诵和优秀童诗作品,激发孩子们的诗歌创作热情与文学创造力。此外,童诗吟诵视频征集活动也将启动,届时会邀请专业播音员和视频团队进行录制。    西城区还推出9项“诗歌+”拓展活动,让“百年丁香诗会”成为踏青赏花赋诗的欢乐聚会。4月18日-20日,报国寺内举办丁香市集,现场发售“香萦报国”冰箱贴、丁香主题咖啡等官方文创产品。40余家文创商家带来各类丁香主题的原创手作、精品文创、古旧图书和网红小吃。市民不仅能在丁香树下、花墙边打卡,还能参与“集章”活动,收集十多个城市的上千枚丁香定制印章。

4月11日至17日,“百年丁香诗会”Citywalk活动串联起法源寺与烂缦胡同内的多家商家,开展诗歌问答等有奖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西城区发布了丁香诗会的主题曲《我从诗中来》。这首主题曲融合了宣南文化与丁香诗会的元素,有助于提升诗会的文化品牌影响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未来,西城区还将持续深化“城之源 都之始 河之端”文化标识,统筹开展海棠诗会、阅读春天等系列文化活动,打造“春有诗书秋有戏”的文化生活,让文化触手可及。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