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六局交通工程分公司宁波地铁6号线立功竞赛立新功

中铁六局交通工程分公司宁波地铁6号线立功竞赛立新功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11 13:5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宁波地铁集团有限公司通报了2024年度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立功竞赛考核结果,中铁六局交通分公司承建的宁波市轨道交通6号线高桥南车辆段SG03标项目在6号线19家参建单位中综合排名第2。

宁波市轨道交通6号线高桥南车辆段总占地面积为25.5万平方米,中铁六局交通分公司主要承担运用库、综合楼、杂品库等土建工程,整个高桥南车辆段装饰装修、道路附属、室外管线、给排水及燃气接驳、机电设备、综合监控、安防、通信、信号、供电、接触网、轨道、绿化等工程施工。

真抓实干保进度

车辆段盖体施工过程中,桩基长75米,桩端需深入中风化岩层1米以上,采用循环钻机施工时岩层钻进效率低,单桩成孔时间长达数日,影响工期进度。项目部联合业主单位、设计院专家成立技术攻关小组,对基础上部荷载进行专项验算。经多方论证后,将钻孔桩入岩深度由原设计1米科学优化为50厘米,单桩成孔效率提升30%,关键线路工期缩短40天,保障了施工进度。

面对主体施工阶段管桩、钻孔桩、搅拌桩、土方开挖、支架搭设等多工序交叉作业难题,项目部以“计划引领、分区管控”为核心策略,通过每日生产协调会动态调整资源,与劳务班组签订责任状,分区分段实施流水作业等措施,确保施工高效推进。同时,创新建立“混凝土调度协调群”,实时跟踪需求、精准配送,通过多方位举措管理,最终推动车辆段项目成为6号线在建段场首个封顶标段。

项目部还以创新工作室为载体,强化降噪施工工序研究,在桩基施工时,使用橡胶锤、安装钻杆橡胶垫,其中课题《一种可调节的降噪装置》成功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确保降噪工作“能控的绝对控,不能控的降到最低”。

多措并举保安全

项目高峰期施工人员达950人,人员基数大,安全管理困难大。为此,项目部推出“四小”安全教育提示制度,通过“小喇叭、小视频、小讲台、小展板”等延伸安全教育,将安全教育提醒带入现场,让安全理念深入人心。同时,为杜绝特种机械无证操作风险,项目部在现场叉车加装指纹解锁装置,实现“人车绑定”,降低人为操作风险。

施工大干期间,项目部在现场部署了6台塔吊,面临较大的吊装安全压力,为确保吊装作业安全性,在所有塔吊配备了监控系统及吊钩可视化设备,消除了吊装视野盲区,保障了塔吊使用安全。在塔吊拆除时,为保证结构及吊装安全,项目部对每台塔吊拆除过程中汽车吊的行走路线、支腿定位等进行了详细验算,既保证了拆除作业安全,又确保结构顶板的稳定性。

进入装修机电作业阶段后,高处作业工作面较多,为保证人员高处作业安全,项目部为所有临时活动脚手架根部安装斜支腿,通过稳固根部提升稳定性,既保证安全,又提高工效。同时在所有高处作业工作面安装“生命线”,确保安全带高挂低用,保证人员安全。推行“一周一主题”安全检查活动,通过安全教育大讲堂、安全知识竞赛、全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等一系列措施,构建了全覆盖的安全管理体系,全年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

守正创新保质量

项目部实行“1573”质量管理法则,针对工程主体、防水等工序施工列出7个细节进行管控,保证施工质量。

为控制工程质量、明确施工技术,统一机电安装与装修施工工艺及标准,引入其它地铁项目优秀样板经验,在车辆段推行“样板工程引路制度”,做好样板工程。在保证工期、质量的前提下,为机电安装与装修工作的全面展开做好充分准备。项目部注重按图按方案施工,建立按图按方案施工质量提升群,采用“队伍技术人员+工区主管+项目质量工程师”三种融合方式,形成“关键人员巡检、周例会分析、月度例会反思”的PDCA循环提升模式,切实做到全方位,多层次质量管控。

面对夏季42摄氏度高温下盖板混凝土易开裂的难题,项目部创新采用新型水凝膜替代传统塑料膜包裹立柱,保湿效果提升50%。在盖板区域全覆盖土工布,配备洒水车24小时循环养护,有效抑制裂缝产生。此外,通过“按图施工质量提升群”实时纠偏,确保每道工序严格遵循设计方案。

高桥南车辆段是宁波轨道交通6号线中最重要的车辆段之一,宁波6号线通车后,将加强宁波市内外交通衔接功能,助力实现区域交通一体化,对促进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图片由王玉飞、李彩云、徐永春授权提供)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