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过、万物生长,在巴东县的烟田里,烟农们施肥起垄、覆膜培土,一条条笔直整齐的烟垄如琴弦般在山间延展,一幅充满希望的春耕图景应运而生。
近年来,巴东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围绕“清江源”烟叶品牌建设,结合巴东烟区实际,积极推行“三先起垄+测土配方+有机培肥”技术体系,全面加强技术指导和物资供应,致力生产“中棵烟+高油分”高品质烟叶,为实现产业发展、烟农增收、乡村振兴注入源源动力。
落实“三先起垄”标准,夯实烟叶生产根基。
“以前种烟,都是用小机器或者人工起垄,垄体高低不平,烟株长势参差不齐。现在用合作社提供的大机器按照烟草的技术规范操作,垄体饱满,烟也长得好!”上坪村烟农单成海感慨道。
为破解山区烟叶种植难题,在冬闲时节,巴东县局(营销部)的科研人员便早早行动起来,深入田间地头,采用“网格化采样+实验室分析”的方式,全面掌握土壤养分状况。并根据不同区域的地形特点和试验数据分析结果,制定差异化的起垄和施肥标准。
“我们要求垄体饱满、垄距一致,误差不超过2cm,为接下来的移栽工作打好坚实基础。”巴东县局(营销部)技术负责人实地讲解着“三先起垄”标准。截至目前,全县“三先起垄”工作已经接近尾声,机械化作业率超过95%,为培育“中棵烟+高油分”高品质烟叶打下了坚实基础。
运用“绿色生态”技术,切实保障烟叶品质。
在茶店子镇的烟田里,技术员正指导烟农将发酵菜籽饼肥与配方肥混合施用。“这种有机肥能显著提升烟叶的质量,种出来的烟叶油分好、香气足,卖的价钱也高!”烟农税明堂对新技术赞不绝口。
为实现“中棵烟+高油分”烟叶“油、软、亮、香”的品质目标,巴东县局(营销部)构建“测土—配方—供肥—指导”全流程管理体系,建立全县烟田土壤养分档案,实时采样监测土壤pH值、有机质及微量元素含量,根据检测数据定制个性化施肥方案,做好控氮、稳磷、补钾等工作,同时推广“绿肥翻压+生石灰调酸”技术,通过种植油菜、冬小麦等绿肥作物,配合生石灰施用,有效改良酸性土壤。
“我们特别注重有机肥的施用,要求每亩增施40公斤以上发酵饼肥。”巴东县局(营销部)农艺师表示,“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可使烟叶香气物质含量提升10%以上,这正是打造“清江源”品牌独特风格的关键所在。”
开展“阳光服务”行动,坚定维护烟农利益。
“滴···”随着智能卡刷过读卡器,税家村烟农吴明刚顺利领取到当季烟草专用肥。
仓库里,不同配方的肥料分类存放,实时打印的单据显示发放数据。在物资发放现场,工作人员认真核对烟农信息,确保肥料准确无误地发放到每一位烟农手中。同时,还向烟农详细介绍肥料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让烟农们能够科学、合理地使用肥料。
对于一些偏远山区的烟农,巴东县局(营销部)还组织了专门的配送队伍,将肥料直接送到烟农家门口,解决了烟农的运输难题。烟农们纷纷表示,烟草的贴心服务让他们感受到了温暖,也增强了他们种烟的信心。
从 “三先起垄”的精心指导,到科学配肥的精准施策,再到物资发放的贴心服务,巴东县局(营销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烟叶生产的高度重视和对烟农的深情关怀。未来,巴东县局(营销部)将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升服务水平,为巴东县的烟叶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力量。
(通讯员:朱方歌、阮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