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创新全球化浪潮中,深圳高科技企业协同创新促进会(以下简称“深圳高促会”)带领的科技出海考察团正展开一场横跨欧洲的“创新破壁行动”。从工业4.0之城的汉诺威到创新之都的瑞士,从阿尔卑斯山麓的瑞士到塞纳河畔的法国,深圳高促会考察团横跨欧陆,解码全球创新密码。
瑞士站:攀登全球创新金字塔尖
4月2日,在德国汉诺威展览活动中的Swiss Business Lunch商务午宴拉开序幕。这场由瑞士使馆精心策划的对接会,云集了来自德、法、意、中、日、韩等多国企业家。在连续14年蝉联全球创新指数榜首的瑞士,考察团开启深度“取经”模式。
在参访瑞士联邦材料科学与技术研究所(EMPA)时,其研发的各种新型建筑材料取自环保回收材料,将建筑成本能有效下降60%。EMPA多项研发成果走进了企业。生物相容材料令代表团震动——这种能随人体温度自动调节的药物载体技术,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当四足机器人ANYmal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实验室稳健攀爬45度钢梯时,深圳科技出海代表团成员与Anybotics工程师展开讨论。
在位于比尔的瑞士联邦协同创新中心,则了解和学习瑞士知名科技孵化器在人形机器人、AI、智慧工厂等领域的最新应用。而深圳高促会也将在瑞士成立科技办事处,为中国出海的企业提供更多一站式服务。
法国站:科技人文双轨并行
转战巴黎的考察团4月6日开启法国拜访取经之行。在中国驻法大使馆,科技公参郭晓林指出:“法国与中国有很多共识的地方,法国很多企业与深圳在数字孪生、绿色制造等领域存在巨大合作空间。”这种研判在中国移动法国子公司得到印证——其打造的5G智慧港口解决方案,已为马赛港提升30%物流效率。
在华为法国公司,算法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备受瞩目,XR实验室展示的工业元宇宙平台引发关注。“法国设计师的卓越创意与深圳强大的硬件制造能力相结合,有望孕育出新一代的工业设计利器。”华为技术专家建议。在拜访欧洲最大华人商会期间,双方就产研协同思路达成共识:通过建立中欧联合孵化器,实现深圳产业化能力与欧洲基础研究的深度融合。
人文科技融合成为巴黎行程亮点。巴黎大学索邦校区里,巴黎科技创新走廊,从Station F孵化器到中小企业创新工坊的梯度培育体系,为深圳完善创新生态提供新思路。
这并非简单的技术采购行为,而是创新生态之间的一次深度融合。深圳高促会执行副会长、深爱人才馆馆长尹辉表示,此次出海既考察了瑞士“高校-研究所-企业”的闭环创新体系,又学习了法国“文化赋能科技”的独特路径,将为深爱人才馆、深圳高促会更好地服务好人才科技企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考察期间,恰逢美国知名科技博主‘甲亢哥’在深圳探访各大前沿科技企业,两个事件产生了奇妙的共鸣——一方面,国际网红向世界展示了深圳科技应用的现状;另一方面,深圳企业正通过出海探索未来的发展方向。这种双向奔赴,正重构全球创新版图中的中国坐标。
【新闻延伸】据深圳海关数据,2023年深圳对欧科技产品出口同比增长21%,其中机器人、智能穿戴设备等新兴品类增速达47%。根据深圳海关数据,2023年深圳对欧盟的科技产品出口实现了显著增长,同比增长21%。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机器人、智能穿戴设备等新兴品类的强劲表现,这些品类的增速达到了47%。这一趋势与近期中国对欧洲高科技产品出口的强劲势头相吻合,例如新能源汽车出口到欧洲市场的大幅增长,以及中国在欧盟高科技产品进口中占据的显著份额。此次考察涉及的多项技术合作意向,深圳高促会也将在瑞士成立深圳高促会办事处。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