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桑植:绿水青山育新机 “三叶一泉”绘富图

湖南桑植:绿水青山育新机 “三叶一泉”绘富图

来源:鲁网 2025-04-08 15:4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澧水源头的青山碧水间,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用近十年的时间完成了一场震撼的生态经济实验,通过探索“农夫山泉+烟叶+白茶+粽叶”四轮驱动的致富新路径,将98.6%的森林覆盖率转化为绿色生产力,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辩证法在红色老区落地生花。

清泉润山乡

(农夫山泉采用八大公山优质水源)

依托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优质水源,桑植县成功引进农夫山泉15亿元生产基地项目。

这座现代化水厂采用国际先进生产线,每小时可灌装7.2万瓶天然饮用水,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25亿元,年税收1.5亿元,直接带动超千人就业。

更令人瞩目的是,“水+N”模式正衍生工业旅游、康养度假等新业态,形成“以水养绿、以绿生金”的循环经济。项目所在的洪家关镇村民王建军感慨:“现在既能在家门口就业,又能享受生态分红,真是守着青山变银行!”

金叶助振兴

(烟农准备交售烟叶)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烟叶产业作为桑植县最有特色的重要支柱,近年来通过科学规划、政策赋能、党建引领和技术提升,产业发展不断夯实。特别是“十四五”期间,2022年、2023年、2024年,连续三年被评为省烟叶工作优秀单位,烟叶工作得到了充分肯定。

2025 年全县烟叶产业实现历史性突破:烟叶种植面积从不足 2 万亩跃升至 3.93 万亩;烟叶产量从 4.7 万担跨越至 9.1 万担;其中烟农总收入突破性增长,从 7600 万元攀升至 1.54 亿元;尤为亮眼的是,烟叶税收由1507 万元增长至 3100 万元,四年的时间烟叶总产值、财政税收、烟农总收入均实现倍增。

烟叶产业让更多老百姓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的愿望。在龙潭坪赶坪村,烟农田红冰夫妇的150亩烟田正焕发新生机。新兴的“家庭农场”模式,实现了从粗放管理到标准种植的跨越。他指着新建的密集型烤房说:“现在烘烤环节能耗降低40%,每公斤烟叶卖到40元以上,科技种烟真正让黄土变成金。”近三年来,赶坪村的户均纯收入达40万以上。

白茶香四方

(桑植白茶)

在桑植县走马坪乡的万亩生态茶园里,嫩绿的茶芽正迎着春风舒展。

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桑植白茶”,通过“标准化种植+非遗工艺+品牌赋能”的三重升级,成功跻身湖南“五彩湘茶”核心品牌。全县7.95万亩茶园中,30%通过有机认证,年产量达5100吨,带动9.45万茶农增收。茶农向延桂边采茶边介绍:“我们采用‘茶林共生’生态种植,春做白茶、夏制红茶,亩均收益从3000元提高到8000元。”

桑植白茶与农夫山泉的创新联动更添亮点——双方联合研发的冷泡茶产品,将优质泉水与白茶结合,开辟年轻消费市场。2023年,“桑植白茶”品牌价值突破3.92亿元,专营店遍布全国250余城,市场份额占全国7%,更远销阿联酋、马来西亚等海外市场。

粽叶促共富

(采摘粽叶)

在陈家河镇仓关峪村,400亩粽叶基地绿浪翻滚。

桑植县依托“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优势,构建“公司+基地+农户”产业链,年产优质粽叶14亿片,占据全国80%市场份额。龙头企业康华实业投入12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开发的保鲜粽叶产品远销东南亚。

种植大户张泽顺算起经济账:“通过订单种植,年收入稳定在10万元以上,还能带动50多个乡亲务工。”目前全县粽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2.93亿元,2.6万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多业开新局

桑植的实践创新不止于单一产业发展。农夫山泉与白茶产业深度融合,开发天然水泡茶新品类;烟粮经轮作模式既保障粮食安全又提升土壤肥力;粽叶加工下脚料转化为生物质燃料,形成循环利用体系……这种“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逻辑,使四大产业产生协同效应,让桑植县从“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贫困山区,蜕变为四产融合的生态经济高地,也让9.45万脱贫人口端稳了“生态饭碗”。

桑植县委书记曹飞表示:“我们正以‘跳出局限’的战略视野,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让传统产业迸发现代活力。”白茶与清泉的邂逅、烟田与粽叶的交响,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奏响共同富裕的时代强音。

陈章明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