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暖阳轻抚着大地,在邵阳市新宁县安山乡车头村沙田垅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近年来,邵阳市烟草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号召,以坚定的步伐全力推进粮烟协同产业综合体建设。通过将机械化、数字化、绿色化深度融合赋能,为粮烟产业的提质增效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一幅展现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壮丽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沙田陇田间微型气象站和虫害监测站
在安山乡车头村沙田垅的2000亩烟稻轮作基地里,机械的轰鸣声与鸟鸣交织成乡村振兴的协奏曲。微型环境监测站、高清摄像头、虫情智能监测器、杀虫灯等设备各司其职,翻耕机、旋耕机、起垄机、打凼施肥一体机、移栽机、水肥一体机、开沟培土机、植保无人机、打顶抑芽机、轨道运输机等农业机械轮番上阵,烟农和技术员正通过“数字烟田”管理平台,在手机上核对田块面积,这幅充满科技感的现代农耕图景,正是邵阳市烟草公司推进粮烟协同产业综合体的生动注脚。
“数字烟田”自动采集农机运动轨迹
“以前测量烟田面积,在田间跑断腿,不仅人疲惫不堪,而且效率低,还容易产生面积争议。但是现在有了这个数字烟田管理平台,面积多少一目了然。”烟草站技术员黄湘强向我们介绍道。通过“数字烟田” 管理平台,自动采集农机运动轨迹,可以实现烟田翻耕、起垄等状态自动变化,面积数据精准且快速获取。另外,依托智能大棚、高清摄像头、环境虫情监测站等先进设备,在手机上就能准确掌握育苗大棚和大田的异常情况,无论是温度过高、湿度不适,还是病虫害的初期迹象,都能及时发现并处理。这种科技手段的应用,让种植的效率和质量实现了双重提升,为烟农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邵阳市烟草公司研制的打凼施肥一体机
车头村沙田垅发生的巨大变化,仅仅是邵阳市烟草公司粮烟协同产业综合建设中的一个精彩片段。在过去,这里虽然拥有适宜种植烟叶的自然条件,但劳动力短缺、用工难、用工贵等问题却像一座座大山,一直重重地压在当地粮烟产业发展的道路上。为了解决这些难题,邵阳市烟草公司果断以农机农艺融合为突破口,聚焦“农艺匹配、轻便适用、作业高效”核心目标,加快农机本土化适用性研发改造,全面提高烟叶生产机械化,推进数字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践行绿色化理念,采用环保的种植方式和病虫害防治措施,从而全面提高烟叶生产的现代化水平,向着轻松种烟、质量效益并重的发展方向大步迈进。经过不懈的努力,一系列适合本土的现代农业机械应运而生,旋耕起垄一体机大大提高了土地整理的效率,轻型开沟(培土)机让田间管理更加轻松,打凼施肥一体机实现了精准施肥,田间轨道运输机则解决了物资运输的难题。这些机械的应用,不仅有效解决了粮烟生产中的用工难题,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和效益,为邵阳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持续注入新的活力。
如今的车头村沙田陇,已然华丽转身,晋升为行业粮烟协同产业综合体之一,引领着邵阳市农业现代化的新潮流。它以规模化种植为基础,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采用集约化经营模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坚持标准化生产,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可靠;以绿色化防控为引领,保护生态环境;最后以机械化作业和数字化管理为依托,推动现代烟粮产业不断迈上新的高峰。
车头村党总支书记肖自立满脸喜悦地说:“自从有了这些现代化的农业机械设备,我们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太多,生产成本也明显下降了。科技的力量真是太强大了,它让烟稻轮作变得更轻松、更便捷,大家的日子更有奔头了”!
科技赋能促发展,绘就粮烟产业新画卷。沙田垅的故事,正在书写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新篇章——在这里,每一株烟苗都生长着希望,每一粒稻谷都沉淀着智慧。科技不是冰冷的机器,而是扎根土地的希望;数字化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百姓触手可及的幸福。它们在这片被科技唤醒的土地上,共同谱写着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壮丽诗篇!
(高桥烟草站何祥春、肖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