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发改委聚焦“市场准入”等五方面 为民营经济提供更加广阔空间

北京教育、科技、人才资源丰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显著,开放型经济持续壮大,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进,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在这里大显身手,获得很多新的机遇及广阔发展空间。

北京市发改委聚焦“市场准入”等五方面 为民营经济提供更加广阔空间

来源:千龙网 2025-04-07 10:5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北京教育、科技、人才资源丰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显著,开放型经济持续壮大,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进,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在这里大显身手,获得很多新的机遇及广阔发展空间。

近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的“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会议上,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于鸷隆表示,过去几年,北京市经济总量先后跨越3万亿和4万亿两个大台阶,去年达到4.98万亿、增长5.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3.2万美元、居全国首位。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吸纳就业超过60%,企业数量超过95%,形成了京东、抖音2个收入万亿级民营集团,小米、美团、快手、腾讯、百度5个千亿级民营集团,对促进创新、稳定增长、增加就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每天新设科技型企业数量超过300家,国高新、国家级专精特新及独角兽企业数量领跑全国各城市。2024年全市数字经济增加值达2万亿元,增速达到7.5%左右,位列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第一梯队;科技服务业以占全国一成的企业数量,创造了两成的收入,贡献了三成的利润。北京市建立面向民间资本推介重点领域项目长效机制,截至目前,已分13批推介近1300个项目、总投资超1.7万亿元。支持民营企业依托京津冀区域市场一体化开展协同创新,产业协同力深度拓展。建立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供需对接机制,推动重点产业链图谱落地,联合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开展产业链织网对接行动。

北京持续完善“服务包”“服务管家”机制,2024年解决企业诉求5.8万个;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大力推行非现场监管,全面实现“扫码检查”;创新推出政策服务、数字服务、热线服务“三送”服务,12345企业热线诉求解决率和满意率均超过97%。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于鸷隆介绍,近年来,北京密集推出超过1500项营商环境改革举措,塑造了“北京服务”的金字招牌。截至2024年底,注册在京的私募基金管理人3310家,管理基金2.26万只,规模4.63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的16.3%、15.7%、23.3%,持续优化创投发展环境释放出了巨大能量,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活力。

谈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新措施,于鸷隆表示,北京将聚焦市场准入,解决好隐性壁垒的问题;聚焦市场环境,解决好公平竞争的问题,推动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地方立法,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聚焦权益保护,解决好市场秩序的问题,坚决防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大力推动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聚焦创新优势,解决好颠覆性创新潜能释放的问题,支持企业参与国家战略科技任务、承担重大科技项目、与国家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力量对接合作,持续推进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向民营企业开放;聚焦要素配置,解决好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率先探索金融科技“监管沙箱”优化升级,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尽职免责机制等方面先行先试。

下一步,北京市发改委将持续优化创业投资发展环境,为促进民营经济及创投行业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为北京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强劲的动力。

参会企业表示,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将勇担时代重任,保持爱拼会赢的精气神,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涂恬】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