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成果揭示植物病毒“作恶”过程

来源:科技日报
2025-04-03 06:4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原标题:新成果揭示植物病毒“作恶”过程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但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病毒也开始“兴风作浪”。植物得了病毒病,生长会受阻。病毒是如何在植物体内“作恶”的?这一机制一直未被揭示。

日前,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包志龙和马方放领衔的园艺作物抗病及品质遗传改良育种团队解开了上述谜题。他们以番茄为模式植物,从分子机理上揭示了病毒“作恶”机制:病毒挟持并重新编排植物细胞周期调控蛋白的功能,以此繁殖病毒,从而限制植物生长。他们创制了改变细胞周期调控蛋白功能的遗传材料,明确了其对病毒病的抗性,为抗病育种开辟了新思路。相关论文发表于国际期刊《细胞—宿主与微生物》。

我国是番茄生产消费第一大国。根据世界粮农组织数据,2022年我国番茄产量在6900万吨以上,占世界总产量的38%以上。当前危害我国番茄生产的病害主要是病毒病,其中,黄化曲叶病毒病、褪绿病毒病、褐色皱纹果病毒病最为严重。培育抗病品种是抵御病毒病危害的最有效途径。

包志龙告诉记者,想要培育抗病品种,明确病毒的繁殖机制是关键。“就番茄而言,黄化曲叶病毒和褪绿病毒分别属于DNA和RNA病毒范畴,在宿主体内复制繁殖的机制有较大差异。这两种病毒是否挟持共性的宿主蛋白,搞清楚这个问题很关键。”包志龙说。

该团队发现,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和褪绿病毒均挟持细胞周期调控关键蛋白复合体APC/C的激发子CDC20,通过两种方式改变APC/C的活性。同时,病毒对植物细胞周期调控因子功能的重新编排,抑制了植物的正常发育。

《细胞—宿主与微生物》审稿人认为,该论文不仅为理解病毒与植物互作新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对病毒如何编排宿主细胞核内生物学过程提供了更深层次见解,也为抗病育种提供了新思路。(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王 静)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