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协同治理

科技赋能,协同治理

来源:鲁网 2025-04-03 15:1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由于汽车数量激增交通事故伤亡严重,近日宁波工程学院扫黑畅行实践团,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通过问卷,深度采访,实地勘察等方式开展调研,更好地了解黑点定义和传统的治理模式,并且进一步的提供高效的黑点治理措施。

精准调研—从市民到一线警察

实践团队首先在浙江省内回收了约3000份调查问卷,其主要的调查对象为网约车,出租车司机,市民。调研发现:十字路口是大部分人认为最容易发生事故的地点,而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行人过街设施不全,道路狭窄坑洼,交通信号灯的缺失等等。对于交通数据收集他们害怕隐私泄露风险以及数据被滥用,这也是他们没有主动报警或者协助报告的一个重要原因。做完调查问卷后,实践团紧接着深度采访了100位一线交警以及交通协管人员,采访发现黑点的治理太过于依赖人工的经验,缺乏精准的数据支撑,而此技术只能靠盲人摸象。

实践团队成员采访一线交警

科技助力—从传统记录到智能分析

该实践团队从实际出发进行实际探索,得出了“一网一图,一平台”三位一体措施,他们通过公安警务网格图和社会治理网格图,用城市道路交通黑点治理的作战图为基准,应用远程报警采集的事故数据信息采集分析平台,创造出了科学性,独立性,先进性,社会性的“四步法”治理模型构建——通过一个采集数据的系统,运用ARCGIS技术结合DK均值算法精准识别黑点,然后进行分类施策应用到实际治理黑点之中进行效果分析。

技术交流现场

智能应用—从技术到实践

团队成员提出,将宁波工程学院交通工程系高校团队与交管部门进行合作联动,黑点治理四部法应用在宁波市江北区,鄞州区路口(世纪大道与中山东路交叉口,宋诏桥路与中心南路交叉口等等)。完成两轮治理后2024年10月份与9月份的事故数量大量减少,宁波市鄞州区9976起至8215起,宁波市江北区3329起至2637起,分别下降18%与22%,伤亡人数鄞州区与江北区分别下降19%与24%,为交通安全治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最后扫黑畅行实践团在24年10月,重新前往原黑点路段复合黑点治理情况。从从精准调研发现问题到黑点治理四步法运用实际,扫黑畅行实践团用他们的头脑和坚持为交通安全治理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正如团队成员所说“每减少一个事故黑点,就可能挽救一个家庭的幸福。”(刘季)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