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青年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江科大材料学院蒲公英义工站联合本科生第三党支部,前往上党镇其一村和敖毅村开展清明主题实践活动,通过"红色传承+实践助农+知识赋能"三维联动,探索乡村文化振兴的青春路径。
缅怀英烈铸忠魂,红色精神永赓续
苍松静立,翠影凝悲;丰碑默语,浩气长存。4月1日上午,青年学子们前往上党镇其一村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扫活动。在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碑前,同学们列队肃立,怀着崇敬之情垂首默哀,无声的祭奠承载着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全体人员向烈士纪念碑行三鞠躬礼后,党员学生代表面向鲜红的党旗重温入党誓词,铿锵誓言在陵园上空久久回荡。随后举行的敬献鲜花仪式中,同学们依次将白菊轻放在烈士墓前,朵朵素花寄托着对英烈的哀思与敬仰。在理论回廊现场教学环节,同学们通过展板深入了解烈士生平事迹,亲眼见证当年战场照片与如今乡村振兴成果的强烈对比。当看到烈士牺牲地已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园时,不少学生动容地表示:“先烈用鲜血守护的乡土,正在我们手中焕发生机。”
茶园躬耕知艰辛,青春助农显担当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同日下午,蒲公英义工站组织同学们走进上党镇敖毅村茶园,开启采茶助农实践。在茶农的悉心指导下,大家腰挎竹篓,轻捻新芽,从生疏到娴熟,在汗湿衣衫中感受农耕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此次采茶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深意,更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一股新兴力量。
桃绽芳华耕沃土,农学问道育匠心
“桃花夭夭,灼灼其华”,置身于葱郁的桃园间,敖毅村村委书记、种桃大户和新农人们以专业且详实的语言,向同学们阐释黄桃从播种育苗到抽枝散叶、绽蕾开花、结出果实的整个生长历程。同学们凝神细听,用心汲取知识,在赏鉴烂漫春光过程中,丰富了自身的农学知识储备。
此次清明节系列活动,将传统文化传承与乡村文化振兴实践深度融合:以红色文化铸魂,以实践帮扶助农,以知识赋能育才,构建起"文化+产业+人才"的助农新模式。清明文化中“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崇尚自然”的价值观念在新时代背景下得以传承创新、发扬光大,激励着学子们在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进步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
撰稿人:吴佳淇、安紫怡、刘雨庭
摄影:刘雨庭、黄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