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4月2日电 (记者 赵旭)河西走廊的历史厚重感,唯有这片土地的自然奇观能与之匹敌。从张掖丹霞到敦煌雅丹,这里的一切时刻提醒着造访者:塑造眼前这奇景的天地伟力,早在智人出现前数百万年便已存在。
这条走廊的诞生,源于约5000万年前开始的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这场史诗般的板块运动至今仍在持续。碰撞的直接成果,是高原的隆起、山脉的抬升,以及层出不穷的地貌奇观。由板块碰撞孕育而生的祁连山脉,成了这片干旱大地的"生命之源"。倘若没有它源源不断的冰雪融水滋养着大河、补充着地下含水层,这片土地或许根本无法维持生命的延续。
想要亲眼见证这片土地的奇特地貌,张掖与敦煌是不可错过的目的地。这两座绿洲城市在河西走廊的历史上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张掖,最具代表性的地貌便是丹霞地貌——这一术语由中国地质学家于20世纪20年代首次提出。
这片土地曾深埋海洋之下,直至地壳运动的抬升使其浮出水面,暴露出色彩斑斓的沉积岩层。"丹霞"在中文中意为"赤色霞光",其主色调是铁氧化物造成的铁锈红。然而,在张掖国家地质公园,这片丹霞地貌的色彩远不止于红色——矿物质的作用赋予了它绚丽多彩的层次:硫化铁造就了黄色,高浓度的氯化物与硅酸铁则形成了绿蓝交错的光影变幻。
昼夜晨昏,四季更迭,这里上演着永不重复的视觉交响。晨曦初升或夕阳西下时,群山仿佛燃烧起火焰般的光芒;而到了隆冬时节,一层轻柔的白雪覆盖层理分明的岩层,整片大地恍若洒了糖霜的奶油蛋糕。
若想获得震撼人心的视觉体验,游客可以选择乘坐直升机或热气球俯瞰地质公园——从空中望去,起伏连绵的山峦犹如昔日海洋的波涛,向人们诉说着它们曾经的身世。
若要看石化的海洋,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是更极致的选择。"雅丹"一词,指的是在风蚀作用下形成的独特地貌。在敦煌,这些矗立于荒漠之中的沙岩群,终日在呼啸的风声中沉默着,赋予它们充满魔幻色彩的名称——"魔鬼城"。
这些地貌主要呈现出三种形态:墙状、塔状、柱状。它们共同构筑起自然界的"长城",在戈壁滩上站成永恒的卫兵。
在地质公园内,有一片占地约五平方公里的区域,其中整齐排列的雅丹体宛如整装待发的舰队。然而,就在它们即将驶向那片曾经属于它们的远古海洋时,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突然凝固,定格在时空之中,静待每个惊鸿一瞥的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