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龙泉驿区红咏社区:关爱特殊困难人群、构建温暖和谐社区

成都龙泉驿区红咏社区:关爱特殊困难人群、构建温暖和谐社区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02 14:0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党建的强有力引领下,红咏社区深度聚焦于特殊困难人群,勇于探索并实践创新服务模式。通过高效整合社会各界力量,社区实施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关爱服务项目,确保温暖与关怀渗透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每一户人家。

多方联动,构建服务网络

红咏社区充分激活网格管理、党员队伍、居民骨干、自组织、高校志愿者及社会服务中心等资源,形成合力,共同参与特殊困难人群的关爱行动。社区组建了30人的专业暖心巡防队,执行严格的巡防制度,同时完成了对老人、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的全面排查,建立了详尽的信息台账,为精准施策打下坚实基础。

在“五社联动”机制下,社区通过邻里互助小组、微服务、专业社工关怀及特色主题活动等多种渠道,为特殊人群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邻里互助小组加深了居民间的情感联系,微服务便捷了居民日常生活,而专业社工的介入则为特殊人群提供了必要的心理慰藉与生活支持。

依托公共空间,筹集微基金

借助“温暖咏善日”这一平台,红咏社区积极举办公益市集等活动,不仅筹集到约1600元社区微基金,还促进了邻里间的交流与互动,扩大了微基金的社会影响力。利用这笔基金,社区实施了微心愿服务,精准对接特殊人群的具体需求,确保每一个小心愿都能得到实现。

显著成效,展现社区责任

红咏社区在关爱特殊困难人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通过构建完善的关怀体系、实施三级巡防机制,服务覆盖约2000人次,极大地增强了特殊人群与社区的联系。微心愿征集活动深入了解特殊需求,为后续服务提供了方向。社区还链接资源为残疾人提供辅助器具,提升生活便利,并利用微基金为居民提供个性化服务。

通过微服务活动、残健共融小组等形式,社区有效提升了居民的归属感与幸福感。社工通过入户探访精准回应特殊需求,成功解决个案问题。同时,社区联动医疗资源,开展送医入户、送医进小区服务,增强了居民的健康意识。

丰富活动,传递温暖

自项目启动以来,红咏社区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启动会吸引了500人次参与,提升了项目知名度与参与度。巡防志愿者招募与培训为特殊人群的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健康、安全宣传及义剪、清扫等活动让特殊人群感受到社区的温暖。

“点亮微心愿·让爱传递”活动为特殊群体送上生活物资,提升了他们的生活幸福感。“匠心筑梦·非遗共融”残健互助手工小组通过非遗文化体验,促进了残健群体的交流与融合。微服务活动增强了自组织的服务能力与凝聚力,送医进小区与送医入户服务则提升了居民的健康意识与生活品质。

红咏社区通过这一系列关爱行动,真正践行了“将温暖与关爱送至群众心坎”的承诺,营造了浓厚的社区慈善氛围。未来,社区将继续探索创新,为特殊困难人群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让温暖与关爱在社区中持续传递。(图片由成都市五四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授权提供)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