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有了温度,创新传播正发生:央视频《2025中国·AI盛典》启幕

当AI有了温度,创新传播正发生:央视频《2025中国·AI盛典》启幕

来源:鲁网 2025-04-01 15:5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3月29日至30日,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广西南宁隆重举行。本届论坛由中央网信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网信委联合主办,以“系统性变革 智能化传播:网络媒体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汇聚全国主流媒体、科技企业及专家学者,共探智能时代网络传播新路径。

首场活动“人机共创·2025AI赋能正能量创作大会”聚焦人工智能与网络传播深度融合,通过沉浸式展演与交互式展览,呈现了一场科技与人文交织的创新盛宴。

AI双平台驱动:

技术赋能与内容创新的双向奔赴

作为活动融合展演环节的核心项目,《2025中国・AI盛典》率先亮相。这一人工智能科技盛宴自2024 年首秀,即开创“AI+晚会”新样态,2025年全面升级为“人工智能最新应用的年度发布平台”和 “年度瞭望平台”,结合人物讲述、视听艺术等创新形式,打造兼具权威性与传播力的AI产业展示平台。

与之形成生态闭环的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杭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大型纪实创投节目《赢在AI+》。节目经过7个城市、12场路演活动,从700多家报名企业中,筛选出102位充满激情的“AI创想者”参与到正式录制环节,在中国联通、阿里云等顶级团队的共同助力下,致力于打造具有引导性的真实创投平台。正如节目制片人、总导演田梅所言:“双平台的核心在于形成‘技术研发 - 场景应用 - 价值传播’的完整链条,让实验室里的代码真正成为改变生活的力量。”

多个AI创新成果亮相:

硬科技与暖人心的交响

在《2025中国·AI盛典》展演环节,三大AI创新力量同台展现技术突破与人文关怀的深度交融。参演项目均来自《赢在 AI+》节目的登场企业,勾勒出AI技术从实验室到民生应用的完整图景。

展演现场(从左到右:强脑科技体验官周键,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祝铭明,《2025 中国・AI 盛典》制片人、总导演田梅,宇树人形机器人AI宝)

机器人进化论:

技术创新带来美好生活

《赢在 AI+》开题人、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携(宇树人形机器人)AI宝登台。《2024中国·AI盛典》中,宇树的机器狗穿上马甲“舞狮”,而后,其团队研发的H1人形机器人又在 2025 央视春晚《秧 BOT》节目中实现人机共舞,“当机器被赋予‘温度’,技术创新便有了直抵人心的力量。”王兴兴表示:“未来5至10年,我们持续探索机器人的功能边界,让技术创新更具温度,为人们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智能终端迭代:

AI和AR的无缝连接

另一位《赢在AI+》开题人、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祝铭明现场展示最新款AI+AR眼镜,这款产品重量仅49克,可能会在今年盛典上正式发布。他感慨道:“十年前我预言AI与AR终将融合,如今这副眼镜就是答案。”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牛一兵现场佩戴同款设备,通过交互调取演讲稿,完成了一场“无屏演讲”。他在演讲中说:“人机交互将回归自然,就像阳光与空气般无处不在。”

无障碍科技:

被重新定义的“完整”

强脑科技体验官周键的登场将气氛推向高潮。这位25岁的青年用智能仿生手演奏的《大鱼》琴声清澈悠扬,背后的故事更令人感动。12岁失去右手的他,通过脑机接口技术重获“掌握”生活的可能。“这不是超能力,而是让我重新站在阳光下的钥匙。”当他的演奏声与机械关节的声音和谐共鸣时,许多观众深受触动。

“创新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对人类可能性的重新定义,我们的盛典将集中呈现这些科技的力量。”《赢在AI+》和《2025中国·AI盛典》的制片人、总导演田梅,在总结时表示,“从去年开始,央视频相继推出《2024中国·AI盛典》和《赢在AI+》。这两大节目构成了央视频在AI领域率先发力的基础,通过《赢在AI+》赋能创业孵化,为创新力量注入源头活水;以‘AI盛典’发布前沿成果,点亮科技与人文的交汇点。”

央视频AI创新实践:

智能生态构建与价值引领同行

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兼总编辑慎海雄在总台《2024中国·AI盛典》研讨会上强调“持续深化‘5G+4K/8K+AI’发展战略,坚持向科技创新要生产力,紧跟人工智能发展趋势”。作为主流媒体首个算法驱动运营平台,央视频系统性推进AI技术与媒体生态的深度融合。2024年开年率先推出国内首部AI全流程微短剧《中国神话》,开创“AI+中华传统文化”创作范式,获国家广电总局001号网标;3月在博鳌论坛发布《AI看典籍》等系列节目,虚拟数字人对话典籍守护者的创新形式引发全网2亿次播放热潮;随后上线的 AI频道集成多模态内容生成、AI 互动等核心功能,打造央媒首个AI 综合智能体;奥运期间,央视频AI观赛助手、AI亮点摘要、AI评论帮写、AI分享文案生成、AI随身听和随身看,以及AI“最”系列互动玩法等,提升了用户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央视频正建立三位一体的智能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内容生态:一是精准收视智能体:通过AI 跨模态识别技术精准捕捉用户真实观看意图,在兴趣内容流中无缝插入新闻资讯、热点事件等价值观内容,打破信息茧房,实现内容与用户的深度链接;二是互动生成服务:推出AI互动服务,提供多模态内容生成、互动视频等场景化服务,赋能内容创作与用户参与,推动传播形式的创新与多样化;三是热点速达服务:构建智能资讯生产流水线,实现热点事件的快速响应与深度解读。

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在《赢在AI+》中说:“当我们用AI修复千年壁画时,也在创造未来文明的新坐标。”央视频正以系统性布局探索智能媒体时代的“AI方法论”,用技术创新为驱动力,以人文关怀为方向,推动技术与价值的深度融合。AI不仅是一种技术工具,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它教会我们以开放的姿态拥抱未来,以创新的精神探索未知。未来,央视频不仅是一个内容生产者,更是一个生态构建者。通过与各方合作,央视频正着力打造一个开放、多元、包容的智能媒体生态。在这个生态中,每一个创意都有可能实现,每一个用户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