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竹山县:烟田织锦绣 春耕育希望

湖北竹山县:烟田织锦绣 春耕育希望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01 16:3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春风拂绿,万物复苏。在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柳林乡,广袤的田野上正奏响春耕的激昂乐章,一幅幅现代农业的壮美画卷徐徐展开。作为鄂西北的烟叶重镇,柳林乡紧抓农时,以科技赋能、机械助力,全面掀起烟叶生产的热潮。

深耕冻垡:沃土翻新孕育希望

清晨,阳光洒在墨池村的连片烟田里,一台台大型拖拉机轰鸣作响,犁铧深入土壤,翻起层层褐色的波浪。“督促烟农们抢抓晴好天气,对烟田进行深耕,深度达18厘米以上,可以彻底破除土壤板结,并且能增强透气性和保墒能力。”

“冬耕深翻能冻死害虫、改善土壤结构,这垄间距、翻耕深度都有讲究,移栽时烟苗根系才能更好地吸收养分。”烟站技术员手持测距仪,向围拢的烟农耐心讲解技术规范。

图为正在进行深翻现场 姚森崇摄

科技支撑:机械化作业提质增效

今年,柳林乡创新建立“党政干部+农技专家+产业大户”三级联动机制,组建6支春耕服务队下沉一线。服务队重点推广农机标准化作业新技术,全乡机械化作业率较去年提升15%。在田间地头,新型农机具大显身手,从翻耕、起垄到覆膜,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

“以前人工翻地,一天下来腰酸背痛,现在用机械,效率提高了十几倍!”农机手王师傅感慨道。机械化作业不仅减轻了劳动强度,还大幅提升了作业质量,为烟叶生产降本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

图为机耕手王师傅正在进行二次翻耕 姚森崇摄

开沟施肥:精准施肥助力增产

在洪坪村的千亩示范田,烟农们正忙着开沟施肥。他们按照“农家肥100斤、专用肥100斤、磷肥50斤、钾肥40斤”的比例施足底肥,确保养分均衡。“开沟要呈梯形,底宽50公分、上宽40公分、垄高20公分,这样肥料能均匀渗透到烟株根部。”烟站技术骨干现场演示,烟农代表纷纷实操演练,掌握关键技术。

图为柳林乡烟农正在开沟施肥 杨文奎摄

目前,全乡已完成开沟施肥4500亩。科学的施肥配方不仅提升了土壤肥力,还有效降低了病虫害风险,为烟叶丰产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适墒覆膜:抢抓时机保墒增效

随着气温回升,土壤墒情正好,柳林乡烟农抢抓时机开展覆膜工作。在洪坪村的烟田里,一条条银色的地膜如丝带般覆盖在垄体上,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覆膜能保墒、增温、防草,提高烟苗成活率和产量。”种植大户刘时雄边覆膜边介绍。全乡已落实烟叶种植面积9114亩,覆膜工作接近尾声,烟田披上了“银色铠甲”,静待移栽时节的到来。

图为洪坪村烟农正在起垄覆膜 姚森崇摄

展望未来:乡村振兴烟香四溢

作为竹山县的烟叶主产区,柳林乡近年来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累计投资上亿元资金,完成烟路修建、烟水配套、烤房建设等工程,提高了烟叶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灾能力。同时,通过土地流转、培育种植大户,推动烟叶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图为柳林乡新建的产业路 姚森崇摄

“烟叶产业是柳林乡的支柱产业,也是乡村振兴的‘金钥匙’。”乡党委书记表示,“我们将继续深化‘党建+业务’融合,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让这片沃土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人勤春早绘新景,不负春光不误农。在竹山县柳林乡,春耕的“冲锋号”已然吹响,烟田里农机轰鸣、人声鼎沸,一幅幅现代农业的壮美画卷正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徐徐展开。(图片由姚森崇,杨文奎提供)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