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壹账通2025年银行业大模型应用创新研讨会成功举办

金融壹账通2025年银行业大模型应用创新研讨会成功举办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01 16:2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随着以DeepSeek为代表的开源大模型应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大模型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也成为了银行业的聚焦点。2025年3月21日,由金融壹账通主办的“大模型驱动,智启银行未来——2025年银行业大模型应用创新研讨会(广州站)”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汇聚了来自金融科技、银行业以及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大模型技术如何驱动银行业创新,助力行业发展。

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华南地区股份行、城商行、农信社等众多银行科技和业务部门相关领导参加了交流。研讨会聚焦大模型驱动下的银行业创新应用,探讨未来金融行业的发展方向。

爱捷软件(Agilean)首席顾问吴穹博士以“DeepSeek 时代下科技组织的进化”为主题,深入分析了大模型对科技组织和软件研发工艺的影响,详细解析了科技组织在这种影响下面临的挑战和潜在的机遇,提出银行业的科技组织需要在智能化转型过程中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构建AI驱动的软件生产线,以提升服务质效和用户体验。

金融壹账通数字化零售产品总监蔺茂旺发表了关于“智能投顾、客户画像与精准营销创新”的演讲。他介绍了如何利用大模型技术,结合智能投顾和精准营销手段,提升银行的客户需求洞察、服务匹配,RM专业能力提升等场景实践,助力金融机构实现大模型应用场景升级。

平安科技风控产品总监吴文哲以“DeepSeek驱动的银行业风控范式转变探索与实践”为主题,详细介绍了大模型在银行风控领域与潜客挖掘领域的应用实践。他指出,大模型能够有效提升金融风控与的精准度与获客效率,优化金融业风险管理策略。

金融壹账通AI产品总监史文彬从能力构建的维度分享了从底层构建到场景落地的实践,阐述了大模型在银行业务中的具体落地路径,并探讨了如何建立完善的智能金融生态体系。

圆桌讨论环节,嘉宾们围绕“大模型时代下中小银行的挑战与机遇”展开了深入探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大模型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为中小银行带来新的增长点,但同时也伴随着数据安全、监管合规等挑战。因此,银行机构需要在技术创新与风险防范之间寻求平衡,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目前,银行业对智能体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早在不久之前,金融壹账通就发布自主研发的智能体平台,并接入DeepSeek、通义千问等开源大模型,推出面向银行业的全场景AI解决方案。该方案采用“开源大模型+智能体平台”双引擎驱动模式,充分发挥开源大模型的通用能力,并结合银行业务特点进行优化训练,使其在银行业务场景下的语义理解、逻辑推理、多轮交互等方面具备更强适应性。金融壹账通“智能体平台”已涵盖Agent智能体、Workflow工作流、Plug-in插件库、RAG知识检索四大核心模块,令企业报告自动生成的撰写效率提升 2.5 倍、智能审单的审核时长缩短 2/3、BI分析环节的数据查询速度提升 5 倍、客服辅助的客户进线平均服务时效提升20%,全面提升银行业的智能化运营能力。

本次研讨会不仅促进了行业内的深度交流,也为银行业未来的数字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未来,金融壹账通将继续深化AI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与更多合作伙伴携手探索智能金融新模式,为银行业的数智化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图片由金融壹账通授权提供)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