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至西塘市域铁路SG2标项目明挖段主体结构全面完工

嘉善至西塘市域铁路SG2标项目明挖段主体结构全面完工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3-31 17:5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3月29日,由中铁北京局承建的嘉善至西塘市域铁路土建施工SG2标项目迎来重大节点--明挖段(含大里程盾构井)D1-D14节段主体结构全部完成施工,标志着项目进入全新阶段,为后续盾构掘进奠定坚实基础。

SG2标段明挖段(含盾构始发井)自浙江一里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沿木业大道支路至嘉善国际木雕城,南北向布置,全长562.55米,包含大里程盾构井及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深基坑施工,施工期间需要将木业大道及管线等构筑物全部拆除,基坑最深处约18.18米。在监督、建设、设计、勘察、监理等单位的共同见证下,嘉善至西塘市域铁路土建施工SG2标主体结构最后一段环框顶梁于3月29日16时开始浇筑混凝土。该段环框梁位于盾构井处,呈矩形,长32.5米,宽20米,经过6个多小时的连续作业,于次日凌晨2时完成浇筑,标志着明挖段(含大里程盾构井)D1-D14节段主体结构全部完成施工。

政企协同攻坚,高效推进工程建设。自2022年10月开工以来,嘉善项目部始终秉持“高标准、严要求”准则,在疫情反复、极端天气等挑战下,以系统性管理推动工程建设高效推进。通过构建“政企协同、高效联动”机制,与嘉善县铁路建设指挥部、县铁路投资集团等属地部门形成合力,快速完成征地拆迁及管线迁改,为项目建设顺利提供充足的工作面。同时,项目部统筹谋划、科学组织,通过动态优化施工方案,细化施工节点目标,同步建立“日跟踪、周调度、月总结”机制,确保施工进度与质量双达标。特别是在2024年春节期间,项目部组织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广泛调动职工积极性,在确保项目安全质量整体可控的前提下,通过工序穿插优化与资源动态调配,优化施工环节,掀起大干热潮,提前4个月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科技赋能创新,打造智慧绿色标杆。嘉善项目坚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绿色安全为底色,致力于打造行业领先的“智慧+绿色+安全”三位一体示范工程,并取得了显著综合成效。项目以科技赋能打造“智慧工地”,截至目前申报科研成果多项,在浙江省2024年地方铁路和城际轨道工程典型问题破解“挂牌揭榜”活动中荣获优秀成果1项、申报发明专利4项;应用BIM技术模拟施工路径120次,减少设计冲突37处;采用“分层降水+钢支撑轴力补偿”技术,基坑变形控制在5毫米以内;引入智能扬尘监测系统,PM2.5实时数据达标率100%,保障全过程绿色施工;泥浆循环利用率达85%,获评“浙江省绿色施工示范工程”。

安全质量双驱,筑牢生态发展屏障。嘉善项目坚持安全质量管控体系“双轮驱动”,设立安全积分超市,通过正向激励机制引导作业人员实现从“被动安全”到“主动安全”的意识转变,有效规范作业行为。打造智能安全体验馆,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机械伤害、高空坠落等12类施工场景,使工人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化安全认知,掌握应急处置技能,形成“意识+技能”双提升的安全管理闭环,为项目安全生产筑牢双重屏障。为保证工程质量,项目建立“四级质量检查体系”,即班组自检、技术复检、监理验收、第三方抽检,对于关键工序实行“首件样板制”,确保结构混凝土强度、防水层搭接等指标100%达标。此外,项目部高度重视生态环保工作,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日常生活中提倡员工绿色出行,项目部安装充电桩,鼓励员工电车出行,减少碳排放量;照明设备采用环保节能灯;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合理优化施工,减少临时用地使用,实现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双赢。

党建引领生产,凝聚红色保障动能。项目部坚持“党建赋能生产”,以“红色引擎”驱动工程建设,成立党员突击队,在施工生产过程中队员密切关注每一个细节,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及时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为工程的顺利推进排除万难。围绕深基坑、盾构始发等关键工序,项目设立“党员责任区”并实行“包保责任制”,确保每个责任区都有明确的责任人,在日常工作中,责任人定期对责任区内的施工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为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为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作用,项目部积极开展多样化的党建联建活动,进一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项目安全生产保驾护航。项目部高度重视职工权益保障工作,在全面落实职民工体检工作的同时,持续完善“三工建设”,创建“模范职工小家”,全方位保障职工权益,提升员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凝聚项目发展合力。

下一步,中铁北京局嘉善项目全体建设者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心,继续科学组织施工,优化资源配置,全力推进两桥拆除扩建工作及大里程剩余围护、主体结构施工,致力于打造优质精品工程,为嘉善至西塘市域铁路早日通车贡献力量。

嘉善至西塘市域铁路是长三角一体化交通互联的重点工程,线路全长约5.2公里,建成后将实现沪昆铁路与杭申线航道的多式联运无缝衔接,显著提升长三角核心区物流中转效率。通过构建"空铁水公"立体交通网络,预计可使嘉善至上海虹桥的通勤时间压缩至30分钟,助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形成“1小时通勤圈”。(图片由包容一授权发布)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