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未来“细胞培养猪肉中试生产关键技术”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周子未来“细胞培养猪肉中试生产关键技术”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来源:鲁网 2025-03-31 16:4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5年3月28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组织专家在南京对南京周子未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周子未来”)联合南京农业大学共同完成的“细胞培养猪肉中试生产关键技术”成果进行了评价。此次成果评价由中国工程院孙宝国院士、吴清平院士、任发政院士、谢明勇院士、金征宇院士和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理事长孟素荷、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副主任贾志忍、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石维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邵薇、天津科技大学校长路福平、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李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学首席专家丁钢强、上海海洋大学教授王锡昌、南开大学教授王硕共14位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

专家委员参观了周子未来的细胞培养肉研发生产平台,现场观看了细胞培养猪肉在500L生物反应器中的生产纪实视频。参观结束后,专家委员品尝了周子未来的细胞培养猪排产品,对产品的口感和风味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成果评价会议上,专家委员听取了项目技术报告,查阅了项目成果资料,经质询和讨论,专家委员会认为该成果有三个突破,一是建立了种子细胞从贴壁培养向无载体悬浮培养转变的驯化方法,构建了适用于工业化放大生产的悬浮培养种子细胞株,突破了细胞培养猪肉领域长期缺乏工业级悬浮培养细胞株的技术瓶颈;二是创立了基于高通量筛选与人工智能结合的细胞培养肉无血清培养基研发平台,开发了低成本食品级无血清培养基,破解了细胞培养猪肉生产中缺少无血清培养基的技术难题;三是首次建立了125mL→1L→5L→50/80L→200/500L的逐级放大生产工艺,完成了细胞培养猪肉在500L生物反应器中的无载体悬浮放大生产,攻克了细胞培养猪肉中试生产的关键技术。项目成果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细胞培养肉是一种通过动物细胞培养生产可食用肉类的新兴技术,具有将农业生产工业化的巨大潜力。这一技术通过细胞而非传统动物,实现物料和能量的高效精确转化,为消费者提供了全新的动物蛋白消费选择。2009年至2019年,南京农业大学周光宏教授团队经过十年的努力,成功创制出中国第一块细胞培养肉,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在2019年至2024年期间,周子未来与南京农业大学继续携手开展技术攻关,成功实现世界首例在500L生物反应器中进行细胞培养猪肉的中试量产,推进了我国细胞培养肉技术从“1”到“10”的飞跃。这一系列技术进展,不仅为细胞培养肉的低成本中试生产和未来产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使我国在国际细胞培养肉行业中迅速崛起,提升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