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3月31日电 3月31日,"第四届中华节气菜大会"在上海虹桥国家会展中心举行,此次大会以"顺应节气,健康饮食,快乐生活"为主题,旨在共话中华节气菜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市场发展、文化传承与商业价值,助力餐饮行业高质量发展。
2018年,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率先提出"中华节气菜"概念,开启了中华节气菜走向世界的征程。已先后在四川资阳、陕西西安、江苏常州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华节气菜大会,吸引社会各界、专家学者以及众多餐饮企业、名厨大师广泛参与。
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会长邢颖、副会长武力,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章学强,上海市东湖(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副会长曹伟,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会长助理牟栋梁等嘉宾以及来自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餐饮业同仁、专家学者、名厨大师与会。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章学强在致辞表示,中华节气菜作为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与文明,不仅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更展现了中国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顺应。
在主题分享环节,来自不同领域的嘉宾带来了丰富多元的内容,探讨了中华节气菜的创新发展。
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会长邢颖分享了"中华节气菜"概念从提出到面向全行业乃至全球推广的重要性、发展历程与美好前景。
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后勤服务处处长、正高级展览工程师张建红作了"传承节气文化·创新健康膳食——中国农业博物馆二十四节气团餐研发实践经验"的主题分享,从文化使命、实践探索、社会影响等三个方面展示了从申遗到传承行动、节气团餐的研发全过程以及推广价值。
上海兴国宾馆一号楼主厨徐捷作了"节气宴食的传统与创新"主题分享,在阐述节气饮食文化渊源的同时,以传统节气宴食的经典案例佐证了传统是创新的根基,创新是传统的延续,要让节气宴食成为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味觉桥梁。
大董美食学院院长、大董电商董到家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单蕊阐述了二十四节气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以及意境菜与东坡节气美食的关系、大董中国意境菜的由来与构成要素、大董书法对苏东坡诗词的再诠释、大董书法与意境菜的关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定宴饮食博物馆创始人、馆长梁连起作了"古籍里的二十四节气菜"主题分享。多年来,保定宴饮食博物馆以万册餐饮古籍为主线,成立专门的研发团队,梳理古籍中关于二十四节气饮食的记载,结合古代的生活习俗,揭秘古人饮食文化的密码,将古籍中的节气饮食挖掘、研发、呈现出来,并推向餐桌。
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特邀副会长、国际中餐青年名厨专业委员会主席王海东以节气饮食智慧体系、现代餐饮对节气菜的需求为切入点介绍了文化认知根基,从食材革命、技法进化、文化叙事等方面阐述了创新方法论体系,以一年四季创新实践的案例展示了二十四节气菜的成效。
会上,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颁发特别贡献证书。由世界中餐业联合会、《餐饮世界》杂志社组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华节气菜作品选》一书,遴选和介绍了190道节气菜品的主料、调辅料与制作步骤,展现了二十四节气的丰富和多样性。
第四届中华节气菜大会由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主办,世中餐联国际中餐名厨专业委员会、世中餐联国际中餐青年名厨专业委员会、世中餐联品质餐饮促进工作委员会、世中餐联国宾馆和旅游饭店餐饮专业委员会、《餐饮世界》杂志社承办。